[实用新型]一种多定位圆形分瓣式高密度90°弯角式推拉自锁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47117.4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88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玫;张哲建;余祥;朱志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全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622;H01R13/502;H01R13/52 |
代理公司: | 广东政道慧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5 | 代理人: | 何华林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圆形 分瓣式 高密度 90 弯角 推拉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连接器领域的一种多定位圆形分瓣式高密度90°弯角式推拉自锁连接器,包括转接件,所述转接件的侧面安装有弹性锁套,弹性锁套的内部安装有针绝缘体,针绝缘体的一端贯穿弹性锁套,转接件的内部安装有卡环,针绝缘体远离弹性锁套的一端安装在卡环的内部,转接件的上安装有内套,且弹性锁套和针绝缘体均位于内套的内部,弹性锁套靠近卡环的一端套接在转接件的一端,转接件的底端外壁上开设有螺纹,转接件的底部安装有转向机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对连接器的连接口方向和位置进行调整,方便连接器进行连接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连接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定位圆形分瓣式高密度90°弯角式推拉自锁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我们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顺着电流流通的通路观察,你总会发现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器。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而推拉自锁式连接器更是方便进行连接和使用。
工作人员为了安全会把连接器安装在隐蔽位置,防止工作人员无意之间对连接器造成碰撞,在连接器进行连接时,因为连接器的连接口的方向和位置均为固定,工作人员在使用时无法对连接口的位置进行调整,导致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需要变动位置对连接器进行连接,且工作人员在使用时会对连接线进行拉扯,而因为连接器的方向无法调整导致连接器本身会对连接线产生摩擦,降低连接线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定位圆形分瓣式高密度90°弯角式推拉自锁连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定位圆形分瓣式高密度°弯角式推拉自锁连接器,包括转接件,所述转接件的侧面安装有弹性锁套,弹性锁套的内部安装有针绝缘体,针绝缘体的一端贯穿弹性锁套,转接件的内部安装有卡环,针绝缘体远离弹性锁套的一端安装在卡环的内部,转接件的上安装有内套,且弹性锁套和针绝缘体均位于内套的内部,弹性锁套靠近卡环的一端套接在转接件的一端,转接件的底端外壁上开设有螺纹,转接件的底部安装有转向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向机构包括线夹,线夹的顶端安装在转接件的内部,转接件的内壁上安装有屏蔽压环,线夹的顶部与屏蔽压环抵接,线夹通过屏蔽压环能与转接件进行更好的连接,使用时转接件更加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线夹上安装有密封垫,密封垫位于线夹与转接件的内壁之间,线夹上套接有尾部螺帽,尾部螺帽的顶端通过螺纹套接在转接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套上套接有外套,且外套安装在转接件的顶部两侧,内套的一端贯穿外套,针绝缘体内安装有插针,且插针的两端分别位于针绝缘体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接件远离弹性锁套的一端安装有尾盖,尾盖的一侧螺纹套接在内套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接件靠近弹性锁套的一端安装有密封圈,且密封圈位于弹性锁套的内壁与转接件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转接件的底部螺纹套接在尾部螺帽的内部,在使用时转接件可通过螺纹进行小幅度转动,同时在转接件转动的同时便可对内套和针绝缘体的方向件小幅度调整,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连接器的连接工作,且减少了连接线与连接器表面的摩擦力,能较好的对连接器和连接线进行保护。
2、连接器在连接工作时,外套、弹性锁套和内套在使用时能对连接器的连接处进行多重防护,防止在使用时因为外界人员的碰撞导致连接不稳定,同时外套和内套能对灰尘进行较好的阻挡。在需要对连接器进行拆卸检修时,工作人员通过螺纹对尾盖进行拆卸后,外套和内套便可直接去除,安装拆卸时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全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全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471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