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硫再生尾气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31691.0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26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元德;沈秀杰;王汉师;王嵩林;张素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53/96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陶新亚 |
地址: | 116085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再生 尾气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硫再生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再生塔、气液分离器及焚烧炉;所述再生塔为氨法湿式氧化脱硫工艺系统中的再生塔;所述焚烧炉为脱硫废液制酸工艺系统中的焚烧炉;本实用新型将脱硫再生尾气送至脱硫废液制酸工艺的焚烧炉作为助燃气体,从而实现再生尾气中有害杂质的脱除、硫资源的回收利用和再生尾气的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煤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硫再生尾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氨法湿式氧化脱硫工艺的流程简单,脱硫脱氰效率高,经过两级到三级脱硫,塔后焦炉煤气中H2S含量可降至20mg/Nm3以下,因此在我国焦化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上述工艺中,如图1所示,脱硫富液进入再生塔1的塔底,同时向再生塔1的底部通入大量压缩空气,两者在塔底混合后向上流动,使脱硫富液在再生塔1内得以氧化再生,并浮选出生成的单质硫。再生后的脱硫贫液从再生塔1的上部流出,利用位差自流返回脱硫塔循环使用;浮于再生塔1顶部的硫泡沫利用位差自流至泡沫槽;未参加反应的大量空气从再生塔1顶部的气相出口逸出成为再生尾气。
由于再生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化氢、氨等有害杂质,因此不允许直接排入大气,必须经过尾气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可以放散。同时,再生尾气中的氧气含量为15%~19%,处理过程中氧气的利用率非常低。如何脱除再生尾气中的有害杂质,同时提高再生尾气中氧气的利用率是目前氨法湿式氧化脱硫工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专利申请号为201711243874.X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焦化脱硫再生塔尾气处理系统”、专利申请号为201711351522.6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脱硫再生尾气干燥硫铵的系统”、专利申请号为201910042637.X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焦炉煤气脱硫再生塔尾气处理工艺及系统”、专利申请号为202110535881.7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焦炉煤气微晶吸附再生尾气的净化处理方法”,分别针对脱硫再生尾气的处理提出了不同的技术方案,但是上述技术方案都存在工艺流程长、投资高,运行费用高,操作复杂、硫资源未得到回收利用以及氧气利用率低等问题。
近年来开发出的脱硫废液制酸工艺是用于处理焦炉煤气氨法湿式氧化脱硫工艺产生的低品质硫磺及副盐废液的新技术。如申请号为201610736196.X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利用煤气湿式氧化法产生的含硫废液制取硫酸的方法”、申请号为201610777877.0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含硫废液焚烧制硫酸的方法”、申请号为201811607585.8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处理焦炉煤气脱硫产低纯硫磺及副盐废液的工艺及装置”等,对其技术方案均有详细的描述。其技术方案以再生塔顶部溢出的硫泡沫为初始原料,采用离心分离和浓缩的方法制取硫浆,然后送焚烧炉,经压缩空气雾化后再进行高温焚烧,将硫浆中的单质硫和副盐中的硫元素转化为SO2。焚烧炉内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S+O2→SO2
NH4SCN+3O2→N2+CO2+SO2+2H2O
(NH4)2S2O3+5/2O2→N2+2SO2+4H2O
(NH4)2SO4+O2→N2+SO2+4H2O
4NH3+3O2→2N2+6H2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316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湿式电机轴承冷却结构
- 下一篇:一种低温泵免拆卸吹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