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回收盒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31433.2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69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陈业辉;康伟超;高建伟;许永顺;邓昊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亿纬集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2 | 分类号: | B08B15/02;H01M50/609;H01M50/673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梁睦宇 |
地址: | 516006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液体回收盒,该液体回收盒包括盒体、导流板,盒体的一端设有倾斜开口,导流板倾斜放置形成倾斜开口,导流板与盒体之间存在间隙。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液体回收盒进行改进,增加了倾斜设置的导流板,导流板与侧壁之间存间隙,确保了注液针头的余液滴落在导流板上并顺着导流板流回容纳腔体内,有效地避免了滴液顺着液体回收盒边缘流到产品及注液设备上的问题,减少滴液对产品或电池注液设备的腐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体回收盒。
背景技术
锂电池由于具有比能量高、自放电率低、高低温性能好和充放电寿命长等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便捷式电器、数码产品、穿戴设备、储能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电池注液是指将电解液注入电池内部,注液是锂离子电池生产的重要工序,随着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自动注液已经逐步取代人工注液成为主流的注液方式。在锂离子电池自动注液时,为了解决注液针头处的余液滴落问题,业内引入了液体回收盒。在锂离子电池注液完成后,注液针头从注液口抽离,上升至指定位置,液体回收盒移动至注液针头下方收集滴液。然而在滴液收集过程中,部分注液针头的余液难以避免地滴在液体回收盒的边缘,滴液顺着液体回收盒的边缘流到产品或注液设备上,对产品或注液设备造成腐蚀,影响终端产品的质量和注液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回收盒,该液体回收盒在传统液体回收盒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及优化,能有效地避免滴液顺着液体回收盒边缘流到产品及注液设备上的问题,减少滴液对产品或电池注液设备的腐蚀。
一种液体回收盒,所述液体回收盒包括盒体、导流板,所述盒体的一端设有倾斜开口,所述导流板倾斜放置形成所述倾斜开口,所述导流板与所述盒体之间存在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间隙的长度与所述导流板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与所述盒体顶端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为40-50°。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的顶端与所述盒体的顶端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导流板的底端为自由端,所述导流板的前端及后端与所述盒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包括侧壁、盒底、回收管道,所述侧壁垂直设置,相邻两个所述侧壁相互垂直,所述侧壁底端与所述盒底连接形成腔体,所述回收管道与所述盒底远离所述腔体的一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处于所述倾斜开口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二侧壁相互平行,所述第二侧壁的左端与所述第三侧壁连接、右端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侧壁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侧壁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的长度与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设于两个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并垂直于两个所述第二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盒底由若干块倾斜板组成,所述倾斜板的顶端与所述侧壁的底端连接,所述倾斜板的底端与所述回收管道顶端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液体回收盒进行改进,增加了倾斜设置的导流板,导流板与侧壁之间存间隙,确保了注液针头的余液滴落在导流板上并顺着导流板流回容纳腔体内,有效地避免了滴液顺着液体回收盒边缘流到产品及注液设备上的问题,减少滴液对产品或电池注液设备的腐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亿纬集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亿纬集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314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