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massive MIMO天线的辐射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28963.1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63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姚涛;袁帅;侯小强;庾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姚莹丽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massive mimo 天线 辐射 单元 | ||
一种用于massive MIMO天线的辐射单元,包括辐射体、两个的网络件,所述辐射体包括辐射面板及垂直固接在所述辐射面板中部的馈电柱,偶数个的所述馈电柱从所述辐射面板底面穿出并对应形成馈电点,两所述网络件对称设置在所述辐射面板底面,所述网络件至少包括偶数个的馈电端头、与所述馈电端头电性连接的极化端头,所述馈电端头与所述极化端头并联。本申请中的辐射体由辐射面板及馈电柱两部分固接而成,辐射面板采用钣金模具冲压制成,馈电柱采用滚镀的方式进行电镀,通过上述得设计方式大大降低了加工难度和电镀面积,进而大幅度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站天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massive MIMO天线的辐射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5G万物互联时代的全面到来,需要联网的设备呈现井喷式增长。在有限带宽条件下,能大幅度提高信道容量的massive MIMO技术必然会得到全面商用。这就迫切需要需要天线阵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基站侧,4G时代常采用的4T4R 和8T8R模式,一般最多只有十几个辐射单元。而在已经到来的5G时代,通常采用32T32R或64T64R,辐射单元数目激增至96个甚至更多。而实际应用场景中天线的物理空间很有限,天线的体积必须要严格控制,天线阵列只能采用更小的辐射单元间距。鉴于辐射单元数量的剧增和辐射单元间距的减小,对辐射单元的性能和成本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
现有技术中用于massive MIMO天线的辐射单元一般都是微带贴片形式的,主要差异在加工材料和加工方式上。行业目前普遍采用PCB组装焊接或者钣金一体冲压两种方式。PCB形式需要组装焊接,会导致工序繁琐、一致性差、成本高;钣金一体冲压形式需要全身电镀、辐射面板形状受限,会导致成本较高、性能受限。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用于massive MIMO天线的辐射单元,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massive MIMO天线的辐射单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massive MIMO天线的辐射单元,包括辐射体、两个的网络件,所述辐射体包括辐射面板及垂直固接在所述辐射面板中部的馈电柱,偶数个的所述馈电柱从所述辐射面板底面穿出并对应形成馈电点,两所述网络件对称设置在所述辐射面板底面,所述网络件至少包括偶数个的馈电端头、与所述馈电端头电性连接的极化端头,所述馈电端头与所述极化端头并联。
进一步的,所述网络件中的各所述馈电端头幅度相等且相位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极化端头的俯视投影部分的穿出所述辐射面板的俯视投影。
进一步的,所述馈电端头与所述极化端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线呈迷宫状折弯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辐射面板在所述馈电柱的四周均匀环绕的设置有贯穿的T 型槽或其它形状的通槽。
进一步的,所述辐射面板边缘均匀设置有凹槽。
进一步的,各所述馈电柱呈矩形或其它形状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本申请中的辐射体由辐射面板及馈电柱两部分固接而成,辐射面板采用钣金模具冲压制成,馈电柱采用滚镀的方式进行电镀,通过上述得设计方式大大降低了加工难度和电镀面积,进而大幅度降低成本;其次,本申请中的辐射面板采用单独加工的方式,可方便的设计出较为复杂的电流路径;此外,本案中的T型槽,可在不增加加工成本的前提下提升辐射单元的电气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289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U伸缩扳手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数控加工用铣刀定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