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壳注塑件表面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26747.3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31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万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波宏特电器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22 | 分类号: | B24B19/22;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徐州鑫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84 | 代理人: | 曹加燕 |
地址: | 2018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壳 注塑 表面 打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外壳注塑件表面打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为U型结构且底座内设置有输送组件,底座上固定安装有L型结构的支板,支板上设置有打磨组件,所述打磨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注塑件的夹紧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注塑件打磨的持续加工,提高加工速度,实现了注塑件的自动定位、固定和打磨,提高了自动化程度,避免人工参与打磨过程造成的误差,节省人力的同时保证了注塑件打磨的一致性,有利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外壳注塑件表面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件是指由注塑机生产的各种注塑产品统称注塑件,包括各种包装,零件等,主要是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并添加了多种有机溶剂后制成的。在注塑件注塑成型以后,需要对其注塑件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
现有的打磨装置在使用时不能够对自动对注塑件进行定位夹紧,从而导致自动化程度较低,且人工参与打磨过程容易造成小误差,增加人力消耗的同时难以保证注塑件打磨的一致性,不利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壳注塑件表面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外壳注塑件表面打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为U型结构且底座内设置有输送组件,底座上固定安装有L型结构的支板,支板上设置有打磨组件,所述打磨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注塑件的夹紧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输送件,输送件设置在底座内且输送件表面固定安装有多组间隔分布的限位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支撑滚筒,支撑滚筒设置有多组且转动安装在底座内,支撑滚筒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位于输送件内,支撑滚筒与伸缩件滚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磨组件包括第一伸缩件,第一伸缩件固定安装在支板上且第一伸缩件输出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磨组件还包括旋转动力件,旋转动力件固定安装在安装板靠近底座的表面且旋转动力件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打磨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安装架,安装架设置为L型结构且安装架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安装架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推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紧组件还包括支架,支架设置有多组且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支架分布在旋转动力件两侧且支架远离安装板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转动板,转动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紧组件还包括第二伸缩件,第二伸缩件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且第二伸缩件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顶板,顶板两端均转动安装有连杆,连杆远离顶板的一端分币与两侧的转动板外端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注塑件打磨的持续加工,提高加工速度,实现了注塑件的自动定位、固定和打磨,提高了自动化程度,避免人工参与打磨过程造成的误差,节省人力的同时保证了注塑件打磨的一致性,有利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外壳注塑件表面打磨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一种外壳注塑件表面打磨装置中安装板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外壳注塑件表面打磨装置中安装板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波宏特电器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波宏特电器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267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