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氨合成压缩机冷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221403.3 | 申请日: | 2021-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12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韩松林;刘剑;王飞;闻强;孟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39/06 | 分类号: | F04B39/06;F04B39/12 |
| 代理公司: | 安徽爱信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5 | 代理人: | 刘煜 |
| 地址: | 236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压缩机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氨合成压缩机冷却装置,包括基座和散热罩,所述散热罩固定连接在基座的顶部,所述基座的一端设置有降温机构,所述散热罩的内部设置有风冷机构和吸热机构,所述风冷机构设置在吸热机构的外围,经进风管吹入的空气,最终从送风管上的若干出风嘴喷出,空气分散均匀,通过若干出风嘴可以均匀的吹向压缩机体,散热效果好;从出风嘴吹出的空气首先经过U形水冷管,空气经过U形水冷管时热量被吸收,吹到压缩机表面时冷却效果更好;从进风管吹入的空气,经过弧形导风壳传导,一部分从弧形导风壳两端导出进入矩形壳体内部,并从矩形壳体顶部的散热孔吹出,从下至上进一步对压缩机进行风冷散热,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合成压缩机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压缩机分活塞压缩机,螺杆压缩机,离心压缩机,直线压缩机等,在生产化工原料氨气时,需要使用压缩机气体原料进行压缩,在机械化生产工厂,压缩机一般工作时间较长,长时间的使用会使压缩机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及时散热,不仅影响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还会缩减压缩机的使用寿命,现有的压缩机冷却装置结构简单,往往只能对压缩机局部进行散热,导致散热效率低,散热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合成压缩机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氨合成压缩机冷却装置,包括基座和散热罩,所述散热罩固定连接在基座的顶部,所述基座的一端设置有降温机构,所述散热罩的内部设置有风冷机构和吸热机构,所述风冷机构设置在吸热机构的外围。
优选的,所述散热罩双层弧形壳状结构,所述散热罩的内层开设有长条形出风孔,所述长条形出风孔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风冷机构包括进风管和弧形导风壳,所述弧形导风壳固定连接在散热罩内部的一侧,所述进风管贯穿散热罩的外层与弧形导风壳的顶部固定连通,所述弧形导风壳的一侧固定连通有送风管,所述送风管的顶部与散热罩的外层固定连接,所述送风管的侧壁固定通有出风嘴,所述出风嘴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出风嘴沿送风管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且所述出风嘴的出风端均朝向散热罩的轴线方向。
优选的,所述基座包括矩形壳体和凸条,所述矩形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条,所述凸条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凸条沿矩形壳体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所述矩形壳体的顶部表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散热孔呈矩形整列分布,且若干个所述散热孔与若干所述凸条交错排布,所述弧形导风壳的两端均贯穿矩形壳体至矩形壳体的内部,且所述弧形导风壳的两端均设有开口。
优选的,所述吸热机构包括弧形支撑杆和U形水冷管,所述弧形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散热罩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U形水冷管固定连接在弧形支撑杆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冷凝器和水泵,所述冷凝器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矩形壳体的一侧,所述冷凝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U形水冷管的一端与冷凝器的进水端固定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出水端与水泵的进水口固定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U形水冷管的另一端固定连通。
优选的,所述矩形壳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电源开关,所述冷凝器和水泵均通过电源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经进风管吹入的空气,最终从送风管上的若干出风嘴喷出,空气分散均匀,通过若干出风嘴可以均匀的吹向压缩机体,散热效果好;从出风嘴吹出的空气首先经过U形水冷管,空气经过U形水冷管时热量被吸收,吹到压缩机表面时冷却效果更好,散热效率更高,在水泵的驱动下,U形水冷管内部的冷却液不断循环,冷却液进入冷凝器内部后散热降温,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从进风管吹入的空气,经过弧形导风壳传导,一部分从弧形导风壳两端导出进入矩形壳体内部,并从矩形壳体顶部的散热孔吹出,从下至上进一步对压缩机进行风冷散热,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214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盖合模块盒的自动化装置
- 下一篇:双正双负的焊针式电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