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出结构带冷却装置的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07773.1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65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龚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有胜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73;B29C45/26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33 | 代理人: | 李凌 |
地址: | 4027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冷却 装置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出结构带冷却装置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定位柱、下模具,下模具内设有安装腔,下模具外侧壁设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下模具设有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下模具上面设有注塑槽,注塑槽位于安装腔上方,注塑槽底部设有顶出块,顶出块内设有蛇形冷却管,顶出块底面设有第二进液口与第二出液口,注塑槽底部设有进液管孔以及出液管孔,进液管孔滑动连接有进液硬管,出液管孔滑动连接有出液硬管,进液硬管通过进液软管与进液通道连通,出液硬管通过出液软管与出液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注塑模具的冷却装置冷却效果不好以及顶出装置脱模不方便易造成塑料成品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顶出结构带冷却装置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所以,注塑模具的冷却装置是极其重要的。现有注塑模具的冷却装置大都直接设置在下模具或者上模具内,这样设置无法充分发挥冷却装置的作用,造成成品冷却效果不好从而使后续的脱模效果也不好,没有完全冷却的成品也极其容易损坏和变形,为了使冷却装置在注塑模具中重复利用其冷却效果,需要对以上问题进行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顶出结构带冷却装置的注塑模具,解决了现有注塑模具的冷却装置冷却效果不好以及顶出装置脱模不方便易造成塑料成品损坏的问题。
一种顶出结构带冷却装置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所述上模具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滑动连接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内设有安装腔,所述下模具外侧壁设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下模具设有贯穿所述下模具侧壁且连通所述第一进液口的进液通道,所述下模具还设有贯穿所述下模具侧壁且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口的出液通道,所述下模具上面设有注塑槽,进一步的,所述注塑槽位于所述安装腔上方,所述注塑槽的底部设有顶出块,所述顶出块内设有蛇形冷却管,所述顶出块底面设有与所述蛇形冷却管一端连通的第二进液口,所述顶出块底面还设有与所述蛇形冷却管另一端连通的第二出液口,所述注塑槽底部设有贯穿所述注塑槽底部且与所述第二进液口同轴设置的进液管孔,所述注塑槽底部还设有贯穿所述注塑槽底部且与所述第二出液口同轴设置的出液管孔,所述进液管孔内同轴设有上端与所述第二进液口相连通的进液硬管,所述进液硬管与所述进液管孔滑动配合,所述出液管孔内同轴设有上端与所述第二出液口相连通的出液硬管,所述出液硬管与所述出液管孔滑动配合,所述进液硬管与所述进液通道之间设有用于连通所述进液硬管与所述进液通道的进液软管,所述出液硬管与所述出液通道之间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出液硬管与所述出液通道的出液软管。
进一步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设在所述安装腔底部的一级液压缸,所述一级液压缸的液压杆自下而上贯穿所述安装腔顶面,所述一级液压缸的液压杆顶部与所述顶出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设在所述安装腔底部的二级液压缸,所述二级液压缸的液压杆的自下而上依次贯穿所述安装腔顶面及所述顶出块。
进一步的,所述二级液压缸的液压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接触块,所述顶出块上面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接触块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蛇形冷却管沿水平方向平铺于所述顶出块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有胜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有胜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077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柜节能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门窗缝安全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