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纳米气泡联合碳纤维的水质净化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205224.0 | 申请日: | 2021-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37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蔡建;李光勇;范丹丹;刘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昊恒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昊恒纳米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3 | 代理人: | 沈小青 |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气泡 联合 碳纤维 水质 净化 设备 | ||
1.一种微纳米气泡联合碳纤维的水质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机箱一侧设有进水管、另一侧设有出水管;所述机箱内设有若干个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机箱的箱底或箱顶留有折流口,所述进水管经所述折流口至出水管形成S形流道;所述机箱内通过所述隔板间隔分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底部设有喷头,所述隔板与箱顶之间的折流口以及所述第二腔室内均设有碳纤维膜;所述机箱外设有气泵,气泵经供气管路与所述第一腔室内的喷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联合碳纤维的水质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包括喉管段和空化腔,喉管段的直径小于空化腔的直径;所述空化腔内设有旋转叶片,旋转叶片与所述空化腔的轴线方向呈垂直或倾斜设置,所述喉管段中部与所述供气管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纳米气泡联合碳纤维的水质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喉管段的气体释放口口径为30mm,单只喷头覆盖面积为6-14m2;所述喷头的送风压力为52kPa,材质为聚丙烯材质,耐热温度为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联合碳纤维的水质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碳纤维膜通过安装在所述隔板上呈相对设置的L型支撑件固定;所述隔板上的L型支撑件为3个,且位于同一隔板上垂直相邻L型支撑件之间均设有碳纤维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微纳米气泡联合碳纤维的水质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膜包括碳毡、形成在碳毡表面的短碳纤维、以及涂覆在短碳纤维上的碳纳米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纳米气泡联合碳纤维的水质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碳纤维采用的碳材平均长度和平均直径分别为100 ~ 3000 μm和5 ~ 15 μm,所述碳纤维膜的厚度至少为3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纳米气泡联合碳纤维的水质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碳纤维为柔性结构且能够调整至任意形状,所述碳纳米球采用非金属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联合碳纤维的水质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出口处设有流量阀,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设有进水阀和出水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联合碳纤维的水质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底部四角设有万向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纳米气泡联合碳纤维的水质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进水管侧与所述隔板之间共形成4个第一腔室、3个第二腔室;所述进水管的安装位置高于第一腔室内喷头顶端,所述出水管安装在机箱顶部;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3个喷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昊恒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昊恒纳米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昊恒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昊恒纳米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0522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狭缝微纳米气泡发生器
- 下一篇:装有防火卷帘导轨的装饰柱安装构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