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支高密织物生产用浆纱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02860.8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73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童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溪市文萱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04 | 分类号: | D06B3/04;D06B15/02;D06B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密 织物 生产 浆纱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浆纱处理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支高密织物生产用浆纱处理装置,包括基座和浆纱处理室,所述基座的上端中间处设置有浆纱处理室,所述浆纱处理室的后方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浆纱处理室的底部中间处开设有排料口,所述支撑块的底部两侧均通过立柱与基座相连接,所述基座的左上端安装有放纱辊,所述支撑块的前端面一侧设置有第一输送辊,所述支撑块的前端面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输送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板、电动推杆、收液槽、上压辊和下压辊,利用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从而可以实现根据不同粗细程度的经纱调节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的间距,进而对不同粗细的经纱上浆后进行压浆操作,扩大了使用范围,且调节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浆纱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支高密织物生产用浆纱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经纱上施加浆料以提高其可织性的工艺过程,可织性是指经纱在织机上能承受经停片、综、筘等的反复摩擦、拉伸、弯曲等作用而不致大量起毛甚至断裂的性能,在生产高支高密织物时,会使用到浆纱处理装置,虽然浆纱处理装置的种类有很多,但是依然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现有的浆纱处理装置,在使用时,无法根据不同粗细程度的经纱调节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的间距,进而不能对不同粗细的经纱上浆后进行压浆操作,致使使用范围窄,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高支高密织物生产用浆纱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支高密织物生产用浆纱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浆纱处理装置,在使用时,无法根据不同粗细程度的经纱调节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的间距,进而不能对不同粗细的经纱上浆后进行压浆操作,致使使用范围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支高密织物生产用浆纱处理装置,包括基座和浆纱处理室,所述基座的上端中间处设置有浆纱处理室,所述浆纱处理室的后方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浆纱处理室的底部中间处开设有排料口,所述支撑块的底部两侧均通过立柱与基座相连接,所述基座的左上端安装有放纱辊,所述支撑块的前端面一侧设置有第一输送辊,所述支撑块的前端面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输送辊,所述第一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之间设置有第三输送辊,所述基座的右上端安装有下压辊,所述下压辊的正上方设置有上压辊,所述上压辊的上端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上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支撑块的前端面相连接,所述下压辊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收液槽,所述收液槽的底部与基座的右上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输送辊的底部延伸至浆纱处理室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位于第二输送辊的右上方。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电动推杆关于支撑板呈前后轴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排料口上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第三输送辊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一输送辊的水平高度。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板、电动推杆、收液槽、上压辊和下压辊,利用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从而可以实现根据不同粗细程度的经纱调节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的间距,进而对不同粗细的经纱上浆后进行压浆操作,扩大了使用范围,且调节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上压辊和电动推杆位置关系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压辊和收液槽位置关系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溪市文萱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兰溪市文萱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028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棉布加工的表面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冷凝液回收的双氧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