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去除纳米碳材料中铁杂质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184543.8 | 申请日: | 2021-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73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卓灵;向兰;李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芦津柳岸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3C1/16 | 分类号: | B03C1/16;B03C1/26;C01B32/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贾耀淇 | 
| 地址: | 20012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纳米 材料 杂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去除纳米碳材料中铁杂质的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除杂区和收集区,除杂区与收集区之间固定设置有挡板,挡板顶端转动连接有刮板,刮板与壳体顶部抵接,刮板与挡板之间设置有回转部,除杂区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升降托板,升降托板与刮板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绳,升降托板固定连接有升降部,除杂区内转动连接有转辊,转辊内固定安装有磁铁,转辊位于升降托板与刮板之间,除杂区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料口,进料口位于升降托板上方,除杂区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料口,转辊下方倾斜设置有二次除杂部,二次除杂部顶端下方固定安装有传送带,传送带贯穿挡板与收集区相连通,收集区内固定安装有感应部,感应部电性连接有控制中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铁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去除纳米碳材料中铁杂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纳米碳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电弧放电法、激光烧蚀法和CVD法,其中大批量制备纳米碳材料的制备纳米碳材料主要用的是CVD法。通过CVD法制备纳米碳材料的时候需要用到催化剂Fe、Ni、Co、Mo,所以商业化大批量制备的纳米碳材料中残留有很高浓度的磁性催化剂,尤其是残留的金属铁杂质。铁杂质对锂电池影响很严重,主要是因为铁杂质在锂电池中会产生自放电现象,铁杂质对锂电池影响很严重,主要是因为铁杂质在锂电池中会产生自放电现象,原材料中铁杂质含量。而电池不均匀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其自放电率差异,动力电池组中个别自放电率太大的电池会导致其他电芯过充,从而影响整个动力电池组的寿命。在对纳米碳材料进行除杂时,一般对碳纳米材料的浆料进行除杂,但是现有技术一般采用除铁器进行除杂,将浆料通过带有磁力的磁力棒进行单次除杂,浆料在经过除铁器处理后仍存有较多铁杂质,故亟需一种除杂效果好的去除纳米碳材料中铁杂质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去除纳米碳材料中铁杂质的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去除纳米碳材料中铁杂质的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除杂区和收集区,所述除杂区与所述收集区之间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顶端转动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与所述壳体顶部抵接,所述刮板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回转部,所述除杂区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升降托板,所述升降托板与所述刮板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升降托板固定连接有升降部,所述除杂区内转动连接有转辊,所述转辊内固定安装有磁铁,所述转辊位于所述升降托板与所述刮板之间,所述除杂区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升降托板上方,所述除杂区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料口,所述转辊下方倾斜设置有二次除杂部,所述二次除杂部顶端下方固定安装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贯穿所述挡板与所述收集区相连通,所述收集区内固定安装有感应部,所述感应部电性连接有控制中心。
优选的,所述升降部包括开设在除杂区侧壁内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升降托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滑动腔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二次除杂部包括两个与所述除杂区侧壁转动连接的输送辊,两个输送辊外侧绕设有同一磁性输送带,所述挡板上固定连接有弹性刮条,所述弹性刮条与所述磁性输送带抵接,所述弹性刮条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方。
优选的,所述感应部包括与所述收集区底部固定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收集区侧壁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接触设置,所述滑板与所述收集区底部之间固定安装有拉力弹簧。
优选的,所述挡板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磁力块,所述刮板与所述转辊抵接时与所述支撑板贴合。
优选的,所述出料口安装有电动阀门,所述电动阀门与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托板上表面为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靠近所述除杂区侧壁的一端高于所述倾斜表面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磁铁为永磁铁,所述永磁铁为钕铁硼磁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芦津柳岸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芦津柳岸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845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