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步异构内芯的落料气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79298.1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68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肖辉;李书芳;杨志强;郑凯;范磊;李琪;李静;庞艳红;张淳;程良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3/04 | 分类号: | A24B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金海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异构内芯 落料气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步异构内芯的落料气锁装置,涉及烟卷机械技术领域,包括两个外壳本体,两个所述外壳本体的两侧之间均固定有侧方密闭外壳,两个所述侧方密闭外壳的相对一侧之间位于中间部位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均对应贯穿至两个侧方密闭外壳的一侧,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同步异构锁芯,本实用新型,是为了使烟草物料从气锁落入干燥管过程中更为分散,提高物料与工艺气体的混合均匀性,改善干燥效果,降低干燥后水分波动和不均匀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卷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步异构内芯的落料气锁装置。
背景技术
烟草制丝生产过程中,气流干燥机是一种新型的梗丝加工设备,气流干燥时需要保证工艺气体始终在密闭的状态下将物料送入,且物料尽可能的与工艺气体充分接触。
目前常用的进料气锁为单一U型槽结构,因此物料在落入的过程为成团性落入,容易导致与工艺气体接触不够充分,水分容易出现波动,针对该现象,特设计同步异构内芯的落料气锁装置,使物料落料更加分散,与工艺气体更结合更均匀,进而提高加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使烟草物料从气锁落入干燥管过程中更为分散,提高物料与工艺气体的混合均匀性,改善干燥效果,降低干燥后水分波动和不均匀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同步异构内芯的落料气锁装置,包括两个外壳本体,两个所述外壳本体的两侧之间均固定有侧方密闭外壳,两个所述侧方密闭外壳的相对一侧之间位于中间部位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均对应贯穿至两个侧方密闭外壳的一侧,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同步异构锁芯。
优选的,两个所述同步异构锁芯的一侧均开设有贯穿孔,两个所述贯穿孔的内部底面靠近一侧边缘处均开设有侧槽。
优选的,两个所述贯穿孔的内壁均与传动轴的外表面相贴合,两个所述外壳本体的相对一侧之间位于中间部位固定有隔板。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贯穿于隔板,两个所述同步异构锁芯分别位于隔板的两侧,两个所述同步异构锁芯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等距固定有多个叶片。
优选的,两个所述外壳本体的顶部和隔板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落料口,两个所述外壳本体的底部和隔板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出料口。
优选的,两个所述外壳本体的顶部和底部与两个侧方密闭外壳的顶部和底面对应相齐平,所述隔板的顶部和底部与两个外壳本体的顶部与底部对应相齐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烟草丝由落料口落在同步异构锁芯上,两个同步异构锁芯并行,并且在两个同步异构锁芯上固定多个叶片,相邻两个叶片之间形成并行的槽体,围绕传动轴同轴转动,并错落一定角度,当槽体内同步异构锁芯转动时同步运行,使进入落料气锁的物料分散进入干燥管,提高物料与工艺气体混合均匀性,有利于改善干燥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在贯穿口内部底面开设侧槽,方便使同步异构锁芯与传动轴对接时与传动轴相卡合,防止传动轴带动同步异构锁芯转动时发生滑动,影响传递速率,通过隔板可以将两个同步异构锁芯隔离开,使得整个装置工作效率更高,将两个外壳本体的顶部和隔板的顶部之间设置为落料口,和将两个外壳本体的底部和隔板的底部之间设置为出料口,使得出料口和落料口竖直对应,使得落料更线性,更均匀,有利于物料与工艺气体混合,加热均匀,脱水迅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同步异构内芯的落料气锁装置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同步异构内芯的落料气锁装置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同步异构内芯的落料气锁装置中同步异构锁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792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