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玻璃模压成型用红外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76322.6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98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朱晨阳;王伦;贾孟;刘福奇;林泉;刘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有研国晶辉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1/12 | 分类号: | C03B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佟林松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廊坊市三***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玻璃 模压 成型 红外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玻璃模压成型用红外加热装置,该光学玻璃模压成型用红外加热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内部具有容纳腔,用于容纳工件;门体,转动连接在所述装置本体上;红外加热件,环绕在所述工件外侧,用于加热所述工件;测温传感器,贯穿所述装置本体设置,且其探头端与所述工件相抵接。该加热装置通过红外线的辐射高效率加热工件,并采用直接测温的方式,将测温传感器紧密接触工件,准确测量工件温度,消除工件温度与温控温度之间的偏差,实现精准控制温度变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玻璃的模压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玻璃模压成型用红外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硫系玻璃是以元素周期表中第VI族的硫(S)、硒(Se)、碲(Te)为基础元素,并引入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Ge、As、Sb元素等)而形成的一种非晶态材料,具有良好的透中红外和消热差性能,其广泛应用于红外光学系统中。
随着硫系玻璃模压成型技术的成熟,模压成型制备硫系玻璃光学透镜的方法被广泛应用。目前硫系玻璃模压设备的加热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1、加热装置主要以均热板或加热带/加热丝等形式,通过介质将热量传递到工件上,加热效率低;
2、加热装置的测温位置在加热带/加热丝附近,或在均热板上,测得的温度不直接显示工件的实际温度,难以实现对工件温度的准确控制,尤其对大尺寸工件,温度偏差更明显,易出现温度过低,加压时玻璃破裂,而温度过高,表面光洁度下降,造成玻璃成品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玻璃模压成型时加热效率低、无法准确控制工件温度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玻璃模压成型用红外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通过红外线的辐射高效率加热工件,并采用直接测温的方式,将测温传感器紧密接触工件,准确测量工件温度,消除工件温度与温控温度之间的偏差,实现精准控制温度变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玻璃模压成型用红外加热装置。
该光学玻璃模压成型用红外加热装置包括:
装置本体,内部具有容纳腔,用于容纳工件;
门体,转动连接在所述装置本体上;
红外加热件,环绕在所述工件外侧,用于加热所述工件;
测温传感器,贯穿所述装置本体设置,且其探头端与所述工件相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加热件呈环状波浪形结构,所述工件置于所述红外加热件的中心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加热件包括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所述第一加热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加热件设置在所述门体上,所述第一加热件与所述第二加热件合围形成环状且二者线路串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均为红外加热管。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上,用于所述测温传感器的固定。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分别电连接所述红外加热件和所述测温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内部还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工件的置物台,并且所述置物台与所述装置本体底部之间设有隔热板。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上还设有用于所述装置本体与所述门体密封连接的密封组件,以及用于保护所述密封组件的冷却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上还开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用于维持所述容纳腔内为无氧环境。
进一步的,还包括模压成形组件,所述模压成形组件包括加压平台以及与其传动连接的传动轴,用于对所述工件施加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有研国晶辉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有研国晶辉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763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移动的钢筋笼固定存放支架
- 下一篇:一种园林绿化用植物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