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73281.5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68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马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绿岩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24 | 分类号: | F23D14/24;F23D14/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鼎立东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1 | 代理人: | 李芙蓉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燃烧器,包括:输煤管、外管和旋流叶轮。输煤管倾斜设置在外管的外壁上,输煤管的内部腔体与外管的内部腔体连通,输煤管进料口适用于与带有风压的分煤器连通。输煤管的轴线与外管的轴线之间设有预设夹角r。旋流叶轮设置在外管背离输煤管的进料口的一端,旋流叶轮上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旋流叶轮旋转将外管内的空气向外吹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将分煤器中的煤粉朝分解炉内喷撒,使燃烧更加充分。使用时,输煤管的进料口与带有风压的分煤器连通,将煤粉吹入外管的内部并从外管设有旋流叶轮的一端吹出,旋流叶轮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旋转,使空气与煤粉均匀吹入分解炉内,进而使分解炉内燃烧和反应更加充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烧器。
背景技术
水泥制造企业常使用特种催化还原法复合脱硝,来治理氮氧化物和硫化物的排放。在特种催化还原法复合脱硝系统中,燃烧器将煤粉喷入分解炉,形成一个贫氧还原燃烧区,同时引入饱和蒸汽在高温状态下汽化和活化出具有还原特性的氢气,与喷入贫氧还原燃烧区的与煤粉混合,使煤粉在高温缺氧环境下生成类似于水煤气的还原剂,并利用此还原剂在催化作用,将旋转窑内形成的氢氧化物还原为清洁的氮气,减少氢氧化物的排放量,同时达到抑制分解炉内氮氧化物的快速生成,抑制燃料型氮氧化物的产生并达到脱硝的目的。
但是,如何使喷入的煤粉更加均匀从而使燃烧更加充分,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燃烧器,适用于将分煤器中的煤粉朝分解炉内喷撒,使燃烧更加充分。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烧器,包括:
输煤管、外管和旋流叶轮;
所述输煤管倾斜设置在所述外管的外壁上,所述输煤管的内部腔体与所述外管的内部腔体连通,所述输煤管进料口适用于与带有风压的分煤器连通;
所述输煤管的轴线与所述外管的轴线之间设有预设夹角r;
所述旋流叶轮设置在所述外管背离所述输煤管的进料口的一端,所述旋流叶轮上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旋流叶轮旋转将所述外管内的空气向外吹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夹角r为15°至45°。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内管;
所述内管部分设置在所述外管的内部,所述内管的外壁与所述外管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且;
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可拆卸连接;
所述旋流叶轮转动安装在所述内管伸入所述外壁的一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支撑部;
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外管的内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内管临近所述旋流叶轮的一侧,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内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内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外管的内壁抵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外套;
所述外套为管状结构,所述外套套设在所述外管的外壁上,所述外套的靠近所述输煤管一端与所述外管法兰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套的内壁与所述外管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外风套;
所述外风套为管状结构,所述外风套的内径与所述外管的内径相同,所述外风套设置在所述外管的靠近所述旋流叶轮一端与所述外管连通,所述外风套通过钯钉与所述外管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旋流叶轮设置在所述外风套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绿岩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绿岩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732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水线养蚕用搁板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野外的水文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