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流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72198.6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96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孟昌;刘正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戴建波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流检测装置,其通过第一电连接部及第二电连接部耦接在供电回路中,并借助第一测量点及第二测量点输出检测结果,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绝缘件及电流分流器。第一电极具有座体及作为第一电连接部的柱体;绝缘件具有容置柱体的通道;第二电极设于绝缘件的前端并具有供柱体凸伸而出的通孔,第二电极的外表面作为第二电连接部;电流分流器为环设于绝缘件表面且与柱体同轴的金属片体,并耦接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该金属片体上设有第一测量点及第二测量点。这样的设置可有效地提升电气特性的稳定程度与电流检测的正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更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特定结构配置以产生正确且稳定的电流检测结果的电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无论是在质量的检测或是其他的应用层面上,往往会需要对电回路进行电流的检测,以取得电气特性的参数供后续分析或判定。
为了确保或掌握电子产品在运作上的稳定性,在电流检测上就必须要能准确地将电回路中的电流流量测量出来。然而,现今许多电子产品往往具备了高频宽或是大电流等的电气特性,这使得电流的检测容易受到干扰导致误差,进而让电流检测的可靠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高电流检测的正确性与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频宽的电流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流检测装置,其通过第一电连接部及第二电连接部耦接在一供电回路中,并借助第一测量点及第二测量点输出一检测结果,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绝缘件及电流分流器。第一电极具有一座体及自所述座体延伸而出的一柱体,所述柱体远离所述座体的一端部作为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绝缘件具有容置所述柱体的一通道;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绝缘件的前端并具有供所述柱体凸伸而出的一通孔,所述第二电极的外表面作为所述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二电极通过所述绝缘件与所述柱体隔离;电流分流器为环设于所述绝缘件表面且与所述柱体同轴的一金属片体,所述金属片体耦接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所述金属片体上设有所述第一测量点及所述第二测量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座体可构造为向内凹陷以形成一环壁并形成围绕所述柱体的一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容置所述绝缘件的末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环壁的端缘与所述金属片体之间可通过一后端焊接部形成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金属片体之间可通过一前端焊接部形成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可用于接收所述供电回路的输入电流,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第二电连接部可用于产生输出电流至所述供电回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绝缘件可于侧缘具有朝外凸伸的一定位板,环设于所述绝缘件表面的所述金属片体具有供所述定位板凸伸而出的一缝隙,自所述金属片体延伸而出的所述第一测量点及所述第二测量点可设置于所述定位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绝缘件可构造为筒状,所述金属片体可构造为具有一曲率的环型片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配置于邻近所述缝隙处的所述第一测量点及所述第二测量点可自所述金属片体的同一侧沿径向方向凸伸而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可为非合金材质,所述电流分流器可为合金材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的材质可为铜,所述电流分流器的材质可为锰铜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721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集装箱生产的多功能吊具
- 下一篇:一种集装箱房的防水屋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