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闭式冷凝水回收节能降碳锅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69464.X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91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工节能系统工程(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1/06 | 分类号: | F22D11/06 |
代理公司: | 天津万信开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62 | 代理人: | 杨鹏 |
地址: | 300203 天津市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凝 回收 节能 锅炉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闭式冷凝水回收节能降碳锅炉系统,包括锅炉体,所述锅炉体的腔体上侧设置有蒸汽吸入罩,所述蒸汽吸入罩的上端面设置有蒸汽进管,所述蒸汽进管的顶端组合设置有冷凝水处理组件,冷凝水组件包括多级螺旋冷凝管,所述多级螺旋冷凝管的一端与蒸汽进管组合设置连接,所述多级螺旋冷凝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冷凝水出管,所述多级螺旋冷凝管的外部设置有储水仓,所述储水仓的上端面一侧设置有进端口,所述进端口一侧设置有循环输送管,所述循环输送管上一段设置有第一循环水泵,所述循环输送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出端口,所述锅炉体的上端面一侧连接设置有循环构件。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闭式冷凝水回收,符合节能理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相关改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闭式冷凝水回收节能降碳锅炉系统。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是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或其他热能将工质水或其他流体加热到一定参数的设备。现有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其中锅炉工质为水,输出工质为水蒸汽。
然而,在工业生产中,蒸汽作为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能源与几乎所有的企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大量的工业用水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被使用来产生蒸汽,蒸汽的热力又被用来实现工业生产工艺过程,而蒸汽释放出部分热能后生产的凝结水往往被排掉,冷凝水拥有大量的热量,一般占蒸汽热总量的20%-30%左右,某些设备可高达30%,因此对于蒸汽冷凝水热能的利用变成现在工业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闭式冷凝水回收节能降碳锅炉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闭式冷凝水回收节能降碳锅炉系统,包括锅炉体,所述锅炉体的腔体上侧设置有蒸汽吸入罩,所述蒸汽吸入罩的上端面设置有蒸汽进管,所述蒸汽进管的顶端组合设置有冷凝水处理组件,冷凝水组件包括多级螺旋冷凝管,所述多级螺旋冷凝管的一端与蒸汽进管组合设置连接,所述多级螺旋冷凝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冷凝水出管,所述多级螺旋冷凝管的外部设置有储水仓,所述储水仓的上端面一侧设置有进端口,所述进端口一侧设置有循环输送管,所述循环输送管上一段设置有第一循环水泵,所述循环输送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出端口,且所述出端口设置在储水仓的外部下侧,所述锅炉体的上端面一侧连接设置有循环构件,所述循环构件包括第二循环水泵,所述第二循环水泵的输入端与冷凝水出管套接组合设置连接,所述冷凝水出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第二循环水泵的输出端设置有冷凝水进管件,且所述冷凝水进管件的下端伸入至锅炉体内腔。
优选的,所述进端口内顶部设置有制冷器,所述制冷器下部且在进端口内侧壁设置有温度检测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蒸汽进管上且在蒸汽吸入罩的上侧设置有风机。
优选的,所述进端口上另一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温度检测传感器上电性连接有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与制冷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循环输送管内输送导向与蒸汽进管、多级螺旋冷凝管、冷凝水出管内输送导向相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在多级螺旋冷凝管和锅炉体间的第二循环水泵,可以形成闭式冷凝水回收,并在第一循环水泵的作用下,可以将冷却水以与冷凝水回收的相反方向通入,加快了蒸汽的冷凝效果,具有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同时还设置的进端口内安装的制冷器和温度检测传感器,由于蒸汽的高热量,在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时,可以逐渐升高储水仓内冷却水温度,当温度异常上升时,此时温度检测传感器会检测到变化信号,并发送型号给温度就控制器,继而发送控制信号接通制冷器电源,对进端口内冷却水进行有效降温,以保证了良好的蒸汽冷凝效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工节能系统工程(天津)有限公司,未经德工节能系统工程(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694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