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雷达天线罩脱模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65718.0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44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宇翔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B29C70/54;B29L3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雷达 天线罩 脱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雷达天线罩脱模的结构,包括固定模和活动模,所述固定模的模口内凹形成第一凹腔,所述第一凹腔的边侧内凹形成第二凹腔,所述第一凹腔的底部围绕固定模的轴线固定安装轴件,所述轴件上活动套装限位啮合柱,所述第一凹腔和第二凹腔的位置放置活动模,所述活动模的外侧面间隔凸起形成啮合条,所有的所述限位啮合柱与活动模的啮合条啮合接触,所述活动模的本体围绕轴线贯穿开设隐藏槽。本实用新型采用外部驱动齿轮驱动活动模旋转的方式加快内蒙皮和模具的粘贴脱落,提高雷达天线罩的脱模效率,让内蒙皮不脱模的情况下被开孔,省去脱开开孔再入模的环节,提高开孔预脱模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雷达天线罩脱模的结构。
背景技术
根据专利2018107754120可知,通过对内蒙皮进行开孔可以部分解决雷达天线罩内蒙皮脱模时与模具之间粘贴过紧的问题,但是该专利方案需要对内蒙皮进行先拆卸、再开孔,再套膜填充通孔的方式进行操作,效率低,而且在解决内蒙皮脱模粘贴的效果上还不是特别优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雷达天线罩脱模的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效率低,而且在解决内蒙皮脱模粘贴的效果上还不是特别优越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雷达天线罩脱模的结构,包括固定模和活动模,所述固定模的模口内凹形成第一凹腔,所述第一凹腔的边侧内凹形成第二凹腔,所述第一凹腔的底部围绕固定模的轴线固定安装轴件,所述轴件上活动套装限位啮合柱,所述第一凹腔和第二凹腔的位置放置活动模,所述活动模的外侧面间隔凸起形成啮合条,所有的所述限位啮合柱与活动模的啮合条啮合接触,所述活动模的本体围绕轴线贯穿开设隐藏槽,所述隐藏槽内固定安装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内杆端部契合插在隐藏槽的端口位置,所述固定模的外侧贯穿开设通槽,所述通槽处设置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活动模的啮合条啮合接触,所述通槽的下方固定安装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驱动齿轮的转轴上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活动模的内侧壁与固定模的内侧壁齐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活动模设置啮合条的面为位于第一凹腔处的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隐藏槽的结构为外宽内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内杆为针杆,且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内杆端部与活动模的内侧面齐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通槽的中部向下开设弧槽,所述电机的转轴位于弧槽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雷达天线罩脱模的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模具口的位置进行连续内凹设计,然后组装活动模,对活动模的外部进行凸起啮合条的设计,采用外部驱动齿轮驱动活动模旋转的方式加快内蒙皮和模具的粘贴脱落,提高雷达天线罩的脱模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在活动模内隐藏式设计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内杆密封隐藏槽的端口,在活动模旋转的时候,活动模的内杆间次对内蒙皮进行开孔,让内蒙皮不脱模的情况下被开孔,省去脱开开孔再入模的环节,提高开孔预脱模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啮合柱安装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宇翔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宇翔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657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