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溶出液相联用仪的移液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56918.X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92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金超;张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18 | 分类号: | G01N30/18;G01N3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出液 相联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溶出液相联用仪的移液机构,包括移液针,十二根移液针设于液相色谱仪的自动进样器内,十二根移液针呈线性排列,十二根移液针通过自动进样器的驱动单元驱动,十二根移液针的顶部分别连接三通电磁阀,三通电磁阀的公共端口与溶出度仪的溶出泵连接,三通电磁阀的第一出口端与移液针连接,三通电磁阀的第二出口端与废液杯连接;三通电磁阀的公共端与溶出泵之间通过自动进样器中的多通阀连接。本实用新型将液相色谱仪的进样针替换为十二根移液针,并将溶出泵与自动进样器的多通阀连接起来,在移液的过程中,可通过多通阀与三通阀、十二根移液针进行配合,一次性直接向一排12个进样瓶进行移液,提高了移液速度,而且无渗液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溶出液相联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溶出液相联用仪的移液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对于药品的监管越来越严格,药厂对于药品是否合格的检测,越来越依赖溶出液相联用仪,溶出度仪模拟出药片在胃中溶解吸收,液相色谱仪则检测在不同的时间点药片溶出的药物含量,从而获得药片溶出曲线是否符合药片特性,是否达到安全的效果。
现有的溶出度进样器主要为吸入式进样器,移液的方式为溶出度仪的注射泵将样品推入转液池,液相色谱仪的自动进样器负责将转液池的样品转移至样品瓶,之后液相色谱仪的自动进样器再负责将样品瓶中的样品吸入定量环中,由液相泵将样品推入液相系统中,完成检测,最终通过不同时间段的样品峰面积算出溶出曲线。
这种移液方式有几点缺陷:
1、12路移液要在5分钟内完成,而液相色谱仪的自动进样器只具有一根进样针,一根进样针负责移液,移液负载很大;
2、前期移液频率高,因此移液时间要求严格,移液速度快,因而注射泵体积需要加大,然而大体积的注射泵会影响后期的液相进样精度;
3、移液是靠样品瓶盖垫的密封压力,将样品压回容杯里,一旦移液过程在扎破瓶垫以后,将液体压回容杯的动作偶尔会出现渗液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出液相联用仪的移液机构,该移液机构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溶出液相联用仪的移液机构,包括十二根移液针,十二根移液针设于液相色谱仪的自动进样器内,十二根所述移液针呈线性排列,并且十二根移液针之间的间距与相邻的两个样品瓶之间的间距相适应,十二根移液针通过自动进样器的驱动单元驱动,在自动进样器内进行上移或下移;
十二根所述移液针的顶部分别连接三通电磁阀,所述三通电磁阀的公共端口与溶出度仪的溶出泵连接,所述三通电磁阀的第一出口端与所述移液针连接,所述三通电磁阀的第二出口端与废液杯连接;
所述三通电磁阀的公共端与溶出泵之间通过自动进样器中的多通阀连接。
可选的,十二根所述移液针固定安装在所述自动进样器的进样针座上。
可选的,所述三通电磁阀均固定安装在一个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与进样针座固定连接;
所述三通电磁阀在连接座上沿直线排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将液相色谱仪的进样针替换为十二根移液针,并将溶出泵与自动进样器的多通阀连接起来,在移液的过程中,可通过多通阀与三通阀、十二根移液针进行配合,一次性直接向一排12个进样瓶进行移液,提高了移液速度,而且无渗液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569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