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起动机端盖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140534.9 | 申请日: | 2021-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15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向奕然;何万青;洪义;张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鸿运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5/10 | 分类号: | H02K5/10 |
| 代理公司: | 宁波锦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57 | 代理人: | 吴栋杰 |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动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起动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所述端盖本体上设置有通过挤压可释放水分的柔性吸水结构,在端盖本体上设置有用于挤压柔性吸水结构的挤水结构,在端盖本体上设置有供柔性吸水结构内的水在挤出后排出端盖本体的排水结构,该起动机端盖集吸水和排水为一体,能避免水进入端盖后发生移动,并能够及时排出水,延长端盖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动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起动机端盖。
背景技术
起动机主要是在汽车启动时,需要将发动机带动起来,通过起动机转速的提升,将单向器甩出,使单向器与发动机啮合,从而提高发动机的转速,给发动机启动助力,起动机包括驱动端盖,其中容易积水,需要设计排水结构,如申请号为CN200620118625.9的中国专利公开的带排水槽的起动机驱动端盖,在驱动端盖内侧与电磁开关连接处设有排水槽,排水槽为曲形端口向下布置,排水槽的长度超过电磁开关的外径,但是该排水槽中会有一部分水容易滞留,侵蚀端盖内的表面,导致生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排水槽中有水滞留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吸水和排水为一体的从而减少水分滞留在端盖内的起动机端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起动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所述端盖本体上设置有通过挤压可释放水分的柔性吸水结构,在端盖本体上设置有用于挤压柔性吸水结构的挤水结构,在端盖本体上设置有供柔性吸水结构内的水在挤出后排出端盖本体的排水结构。
根据上述方案,在端盖本体上设有挤压柔性吸水结构的挤水结构,水在端盖本体内遇到柔性吸水结构会被收集,避免水在端盖本体内移动,造成端盖本体的侵蚀,柔性吸水结构受挤水结构的挤压释放其中的水分,并通过端盖本体上的排水结构排出,减少了水分在端盖本体内的滞留,减轻了水分对端盖本体的侵蚀。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吸水结构为由吸水棉制成的吸水层。
根据上述方案,吸水棉材质柔性能够储存水分,由其制成的吸水层能够满足对起动机端盖内水分的吸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挤水结构包括于柔性吸水层上端升降设置的在下降时挤压柔性吸水层并在上升时远离柔性吸水层的压板,压板的升降受控于一驱动部。
根据上述方案,压板处上升状态时,下方的柔性吸水层处于复位状态,可储存水分,利用驱动机构使压板下降时,压板就会挤压柔性吸水层使其释放储存的水分并及时自排水结构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包括于压板下方延伸的穿过柔性吸水层后穿出至端盖本体外部的连接杆以及套接于连接杆上驱使压板上升复位的弹簧。
根据上述方案,连接杆上下伸缩会带动压板升降,连接杆上套接有弹簧,能够驱使压板上升,从而使柔性吸水层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上设有限制连接杆移动行程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在端盖本体外部于连接杆上设置的限位块。
根据上述方案,在连接杆上设置有限位块,压板在弹簧的作用下上升,限位块的限位面与端盖本体底面接触,限制了压板的上升,避免压板影响端盖内其它零件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端盖本体内设置有避免柔性吸水层在挤压时反渗的保护机构。
根据上述方案,保护结构的设置可以避免柔性吸水层受挤压时,水沿着排水结构的反向飞溅,从而影响端盖内其它零件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容置有柔性吸水层的集水槽,集水槽的高度高于柔性吸水层,压板处于复位状态时,压板与集水槽之间存在供水进入集水槽的间隙;当压板下降时,压板密封伸缩于集水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鸿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鸿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405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