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皮肤护理的防足下垂用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31256.0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76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梁芳露;范梅霞;毛惠娜;曾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A61G7/075;A61G7/05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智远创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19 | 代理人: | 蔡国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皮肤 护理 足下 用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皮肤护理的防足下垂用具,包括可穿戴在患者的患肢上的抬高套;在所述抬高套的两侧外壁上均设有限位环,在所述限位环上可拆卸设有防足下垂带;所述防足下垂带包括工作时能够紧贴患者的足底部并且两端分别可拆卸穿设在相应的所述限位环上的带体,在所述带体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将该带体固定在所述限位环上的第一魔术贴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调节、便于患肢进行功能锻炼和皮肤观察,能够有效的预防患肢出现足下垂、压力性损伤、深静脉血栓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便于皮肤护理的防足下垂用具。
背景技术
足下垂是骨外科体征之一,常见于全髋、全膝置换术、截瘫、腓总神经损伤以及下肢手术后的患者,该类患者在康复的过程中,由于肢体位置摆放不当、早期康复不及时等原因造成下肢废用性萎缩,导致足处于跖屈位且完全不能主动背屈与内、外翻,从而形成足下垂。
目前,对于全髋、全膝置换术、截瘫、腓总神经损伤以及下肢手术等患者的护理治疗,为防止患者出现足下垂状况,通常采用由木板制成的“丁字鞋”作为防足下垂装置对患者的足部进行限位固定,以起到防足下垂的作用。然而,现有的防足下垂装置“丁字鞋”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不便于调节,从而使患者缺乏对足部功能的锻炼,长时间使用时容易引起患者深静脉血栓及肌肉萎缩;另外,现有的防足下垂装置也缺乏对患者下肢的支撑抬高功能,下肢长时间与垫体接触容易导致患者足底出现压力性损伤,难以满足实际的护理应用需求。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调节、便于患肢进行功能锻炼和皮肤观察,能够有效的预防患肢出现足下垂、压力性损伤、深静脉血栓的便于皮肤护理的防足下垂用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皮肤护理的防足下垂用具,包括可穿戴在患者的患肢上的抬高套;在所述抬高套的两侧外壁上均设有限位环,在所述限位环上可拆卸设有防足下垂带;所述防足下垂带包括工作时能够紧贴患者的足底部并且两端分别可拆卸穿设在相应的所述限位环上的带体,在所述带体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将该带体固定在所述限位环上的第一魔术贴结构。
优选地,在所述带体上位于工作时与患者的足底部相配合的一端设有防滑垫。
优选地,在所述防滑垫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魔术贴结构包括设在所述带体相应一端的第一魔术贴毛面,以及,设在所述带体上与相应的所述第一魔术贴毛面相连接并且工作时与该第一魔术贴毛面粘贴配合的第一魔术贴勾面。
优选地,所述抬高套包括内部空腔且两端敞开口的弹性套体,在所述弹性套体上沿着该弹性套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一与所述弹性套体的内部空腔相连通的开口缝隙,还在所述弹性套体上靠近所述开口缝隙的一端设有固定环,在所述弹性套体上远离所述固定环的一端设有一可拆卸穿设在所述固定环上的固定带,在所述固定带上远离该固定带与所述弹性套体相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魔术贴结构;其中,所述限位环是设在所述弹性套体的两侧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魔术贴结构包括设在所述固定带上远离该固定带与所述弹性套体相连接的一端的第二魔术贴毛面,以及,设在所述固定带上与所述第二魔术贴毛面相连接并且工作时与该第二魔术贴毛面粘贴配合的第二魔术贴勾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312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