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步梯运货上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30117.6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74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廖苇嘉;胡昱琳;郭静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B5/02 | 分类号: | B62B5/02;B62B5/06;B62B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千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4 | 代理人: | 祁文彦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步梯运货 上楼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步梯运货上楼装置,包括四个越障轮,单个越障轮的结构包括三个结构和弯曲方向均相同的弯杆,每个弯杆另一端均连接一个伸缩杆,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轴架,每个轴架上均通过轮轴转动连接一个行星轮,本装置用于上楼时,弯杆一连接的行星轮抵靠在台阶的棱角处,后轮弯杆二连接的行星轮抵靠在上一层台阶的棱角处,弯杆一的凹面朝向上一层台阶的棱边。弯杆可解决小车上楼转动过程中连杆会与楼梯直角棱边发生磕碰的问题;可根据楼梯台阶尺寸相应调节伸缩杆长度,使越障轮的整体尺寸变大,使用时更省力;通过采用可折叠式结构加宽底板,可在搬运大件时加宽底板,方便放置大件货物,空置时可折叠起来以节省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在步梯上运载较大、较重物件或货物上楼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步梯式住宅或者一些没有电梯的校园宿舍里,当人们购买了大件的家电、家具或者要搬家时,遇到楼梯运输起来会非常不方便,通常会采用人背的方式,费时费力,一不小心还会碰坏物品造成损失。
鉴于此,作为现行技术,在申请号为200810024236.3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爬楼梯的货运车,在车体的底部设有前轮支架和后轮支架,前轮支架和后轮支架上分别装有前后轮轴,前后轮轴上装有车轮,主轮体为圆形或正三角形,主轮体外缘上分布有三副小行轮,在平地上行走时,位于下部的两副小行轮转动,爬楼梯时,大的车轮滚动。但其用于连接轮子的主轮体已经固定,大小或高度尺寸不能调整,且在轮子上楼转动过程中主体轮易与楼梯直角棱边发生磕碰,造成磨损和阻力。其次,上述现有技术尺寸较大,放置时会占据较大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轮子大小不可调、上楼梯时容易与楼梯发生碰撞、摩擦,整体尺寸不可调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步梯运货上楼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步梯运货上楼装置,包括底板和支撑架,支撑架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底板长度方向的两端,支撑架与底板垂直设置,其中一个支撑架上连接有把手;底板下表面连接有两个车轴,两个车轴均与支撑架平行设置,且车轴的两端均向外伸出底板的两侧,每个车轴的一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个越障轮;
单个越障轮的结构包括三个弯杆,分别为弯杆一、弯杆二和弯杆三,三个弯杆沿轴承的周向均匀设置,三个弯杆的结构和弯曲方向相同,每个弯杆一端固连在轴承外圈,随轴承外圈一起转动,弯杆另一端均连接一个伸缩杆,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轴架,每个轴架上均通过轮轴转动连接一个行星轮,上楼梯时,弯杆一连接的行星轮抵靠在台阶的棱角处,弯杆二连接的行星轮抵靠在上一层台阶的棱角处,弯杆一的凹面朝向上一层台阶的棱边。
弯杆在轮子转动过程中不会与楼梯直角棱边磕碰,以致磨损和产生阻力,达到运送货物上楼的目的。
优选地,底板宽度方向的两侧通过活页各连接有加宽板,加宽板能翻转折叠至底板上表面,也能翻转至底板的延长线上。通过翻转加宽板延长底板的宽度,并将加宽板与底板固定,加宽底板后,可在底板上放置大件,不需要加宽底板时,将加宽板翻转至底板上,相较于现有技术,节约了装置空闲时放置的空间且折叠后方便携带。
优选地,把手能够相对支撑架转动,把手与支撑架之间的夹角角度可通过转动把手进行调节,并通过转动销进行固定。用轴相连使用者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调整把手与支撑架之间的角度,使用灵活方便。
优选地,与把手位于同一端的车轴上连接的越障轮为前轮,另一个车轴上连接的越障轮为后轮,前轮的每个行星轮均为万向轮,后轮的每个行星轮均为定向轮。万向轮在平地使用时可360°根据需要改变方向进行移动。
优选地,弯杆另一端开设有通孔,伸缩杆的一端具有内螺纹孔,通过在伸缩杆的内螺纹孔和弯杆的通孔中插入螺柱,将弯杆与伸缩杆固连在一起。遇到不同大小尺寸的楼梯时,可适当调整伸缩杆的长度,将轮子调整到合适的高度以保证弯杆在转动过程中不会与楼梯直角磕碰,且更加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301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离子处理装置
- 下一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及其燃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