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123938.7 | 申请日: | 2021-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80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武冬冬;金敏;於洪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10 | 分类号: | H01M50/10;H01M50/147;H01M50/186;H01M50/531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郭宝煊 |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电池 用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包括顶盖组件、电极组件、壳体和缺口盖;其中,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和设置于所述顶盖板的电极端子;电极组件包括主体部和极耳,所述极耳从所述主体部沿横向方向延伸,且弯折后与所述电极端子电连接;壳体用于收容所述电极组件,且与所述顶盖板密封连接;所述壳体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极耳弯折情况的观察缺口;缺口盖用于密封所述观察缺口。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对应极耳弯折区域开设观察缺口,利用该观察缺口检测极耳是否有倒插的现象,通过对二次电池结构的改进即可快速且准确实现对极耳倒插现象的检测,保证了二次电池的使用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次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动力电池为提升功率性能采用多极耳结构,为提升能量密度,与极柱连接完成后需要对极耳部进行折弯;弯折过程可能造成极耳根部向下折入电芯内部,带来安全隐患。
目前在盖板与壳体装配形成密封结构后,通常会通过X-Ray对极耳弯折部进行成像观测以判断极耳是否倒插的情形,但由于正负极耳成像过程中会存在位置重叠的问题,导致成像结果相互干扰,影响检测速度和准确度。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以解决目前X-Ray对极耳弯折部进行倒插检测时正负极耳成像结果会相互干扰的问题,而本二次电池可快速且准确被判断极耳弯折部是否进行了倒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次电池,包括:
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和设置于所述顶盖板的电极端子;
电极组件,包括主体部和极耳,所述极耳从所述主体部沿横向方向延伸,且弯折后与所述电极端子电连接;
壳体,用于收容所述电极组件,且与所述顶盖板密封连接;所述壳体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极耳弯折情况的观察缺口;
缺口盖,用于密封所述观察缺口。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侧壁,所述观察缺口设置于所述侧壁,记所述观察缺口上边缘到所述侧壁上边缘的距离为D1,D1≥1mm。
优选的,记所述极耳从所述主体部延伸出处到所述侧壁上边缘的距离为D2,记所述观察缺口下边缘到所述侧壁上边缘的距离为D3,D2-D1=0.5~20mm,D3-D2=0.5~20mm。
优选的,所述观察缺口为方形、圆形、椭圆形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极耳包括n个正极耳和m个负极耳,n≥2,n∈N*,m≥2,m∈N*;所述电极端子包括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端子;n个所述正极耳分别弯折后与所述第一电极端子电连接,m个所述负极耳分别弯折后与所述第二电极端子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观察缺口包括第一观察缺口和第二观察缺口,所述第一观察缺口用于检测n个所述正极耳的弯折情况;所述第二观察缺口用于检测m个所述负极耳的弯折情况。
优选的,所述第一观察缺口的面积≥1mm2,所述第二观察缺口的面积≥1mm2。
优选的,所述缺口盖包括第一缺口盖和第二缺口盖,所述第一缺口盖用于密封所述第一观察缺口,且所述第一缺口盖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观察缺口的面积;所述第二缺口盖用于密封所述第二观察缺口,所述第二缺口盖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观察缺口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缺口盖靠近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刻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用电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239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