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化工企业用智能二道门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21310.3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52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中;孙传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夏诚智安全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37 | 分类号: | G07C9/37;E01F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指纹识别 化工企业 智能 道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化工企业用智能二道门,其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上的门板,箱体设置在地面上,箱体上门板所在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纳槽,箱体表面上设置有指纹检测装置和门禁卡信息采集器,箱体内设置有升降组件和驱动组件,升降组件固定连接于指纹检测装置,驱动组件固定连接于门板以驱动门板转动,指纹检测装置和门禁卡信息采集器分别电性连接于驱动组件,指纹检测装置耦接有指纹识别检测电路,升降组件耦接有用于控制升降组件得失电的红外感应电路。本申请具有在门禁卡装置失效的状态下,人员可通过指纹识别装置正常开启二道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指纹解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化工企业用智能二道门。
背景技术
化工企业二道门是指有效隔离企业生产区域与办公、生活区域,有效管控出入生产区域人员和车辆,设置在非防爆区域的门禁管理系统,二道门设备即是其中进行隔离的设备,又叫做闸机,在人员需要从二道门处通过时,需要使用门禁卡打开二道门进行通行。
现有技术中二道门是只安装有一个门禁卡开门装置,但是当门禁卡使用时间长久时或受电磁环境影响,门禁卡容易失去磁性,导致人员刷门禁卡失效,无法打开二道门,给人员的出行造成不便,因此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化工企业用智能二道门,通过设置指纹识别装置,在门禁卡装置失效的状态下,人员可通过指纹识别装置正常开启二道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化工企业用智能二道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化工企业用智能二道门,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上的门板,所述箱体设置在地面上,所述箱体表面上设置有指纹检测装置和门禁卡信息采集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升降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固定连接于指纹检测装置,所述驱动组件固定连接于门板以驱动门板转动,所述指纹检测装置和门禁卡信息采集器分别电性连接于驱动组件,所述指纹检测装置耦接有指纹识别检测电路,所述指纹识别检测电路包括指纹检测单元和第一开关单元,所述指纹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人员指纹并输出指纹检测信号,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耦接于指纹检测单元以接收指纹检测信号时输出第一开关信号,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串联在驱动组件的供电回路以输出第一开关信号至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人员需要通过二道门时,人员可通过刷门禁卡,门禁开信息采集装置采集门禁卡信息后,控制驱动组件,使门板转动,打开二道门;当门禁卡失磁,门禁卡信息采集装置采集门禁卡信息失败时,人员将手指放置指纹检测装置上,指纹检测单元检测人员指纹信息并输出指纹检测信号,第一开关单元接收到指纹检测信号时输出第一开关信号至驱动组件的供电回路中,驱动组件得电启动,驱动门板转动,打开二道门,实现指纹识别正常开启二道门功能。
可选的,所述指纹检测单元包括指纹识别器,所述指纹识别器安装在指纹检测装置内,所述指纹识别器的输出端耦接于第一开关单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指纹识别器检测人员的指纹信息并输出指纹检测信号至第一开关单元,实现指纹识别功能。
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Q1和继电器KM1,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耦接于指纹识别器,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继电器KM1的线圈串联后耦接于电源电压,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继电器KM1包括常开触点开关KM1-1,所述常开触点开关KM1-1串联在驱动组件的供电回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接收到指纹检测信号时,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由低电平输出高电平,第一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KM1的线圈通电,使常开触点开关KM1-1闭合,驱动组件的供电回路导通,驱动组件得电启动,驱动门板转动,进而打开二道门,实现控制驱动组件开关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夏诚智安全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夏诚智安全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213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线制无极性直流电源载波通讯电路
- 下一篇:压缩机用减振脚垫及制冷制热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