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踝足矫形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14848.1 | 申请日: | 2021-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28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苗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苗传军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1 | 代理人: | 宋腾飞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矫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踝足矫形器,包括足底部和小腿侧部的一体化托具,所述小腿侧部位于所述足底部的一侧,所述足底部用于与脚掌接触贴紧,所述小腿侧部用于与小腿侧边接触贴紧,所述小腿侧部的上方穿设有用于将小腿固定于所述小腿侧部的系带;所述足底部的底面设有调节绑带,所述调节绑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足底部的底面,所述调节绑带的另一端可从所述足底部远离所述小腿侧部的一侧穿出并固定于所述小腿侧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关节的矫形器具领域,尤其是踝足矫形器。
背景技术
目前踝足矫形器用于预防和矫正偏瘫、截瘫、腓总神经损伤、下肢骨关节障碍等患者因长期卧床且姿势不良而引起的足下垂等病症。
部分踝足矫形器需要满足预防和矫正足侧翻的功能,而通常的做法是增加踝护壳与小腿的接触面积,两侧均设置侧绑带以防止足侧翻,一方面现有的结构很难满足不同人的小腿难以通用化,另一方面现有的结构要实现需要要达到防止足侧翻会过于复杂,影响穿戴方便和穿戴舒适性,因此需要一种考虑上述问题的踝足矫形器。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踝足矫形器,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踝足矫形器,包括足底部和小腿侧部的一体化托具,所述小腿侧部位于所述足底部的一侧,所述足底部用于与脚掌接触贴紧,所述小腿侧部用于与小腿侧边接触贴紧,所述小腿侧部的上方穿设有用于将小腿固定于所述小腿侧部的系带;
所述足底部的底面设有调节绑带,所述调节绑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足底部的底面,所述调节绑带的另一端可从所述足底部远离所述小腿侧部的一侧穿出并固定于所述小腿侧部。
进一步的,所述小腿侧部上设有相互配合的挂钩和挂孔中的任一项,所述调节绑带上设有另一项,所述挂钩与所述挂孔相扣合以实现将所述调节绑带固定于所述小腿侧部上。
进一步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挂孔,通过选择不同的所述挂孔与所述挂钩相扣合以实现调节松紧。
进一步的,所述小腿侧部与人体小腿接触的一侧面上设有气垫,所述气垫用于提高人体小腿接触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所述气垫朝外的一侧设有充气口,所述充气口用于连接外部的充气器给所述气垫充气,所述小腿侧部设有用于供所述充气口外露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绑带上设有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中的任一项,所述小腿侧部上设有与其相对应的另一项,所述魔术贴毛面和所述魔术贴勾面相粘着以实现所述调节绑带固定于所述小腿侧部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足底部和小腿侧部的一体化托具,相对于传统的足托和脚后跟托具,可以从人腿的侧面穿戴,相对于从人腿背后穿戴和穿鞋式穿戴,这种穿戴方式相对更为方便快捷,而且穿戴者的腿部可以不需要抬动就可以完成穿戴工作。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置从足底部穿出的调节绑带,利用调节绑带把人体脚掌的两侧固定,从而防止侧翻的情形,又能够实现防止足下垂;而且这种足底部和小腿侧部配合斜跨两侧的调节绑带,可以更好的满足适配性需求,方便根据不同情形的人腿来实现固定绑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例的踝足矫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调节绑带未绑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实施例调节绑带绑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实施例的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踝足矫形器在气垫充气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苗传军,未经苗传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148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嵌入式智能高清工业相机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缸体水套热芯盒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