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锌锅电加热棒储运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05107.7 | 申请日: | 2021-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09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陈绍林;谢邦立;何锐;李少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0 | 分类号: | B62B3/00;B62B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锌锅电 加热 储运 小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锌锅电加热棒储运小车,包括底座、托斗、托臂、仪表箱以及电池组,底座为倒T”形结构,在底座其垂直立柱的两侧从上至下,分三层各设置有三组拖斗和托臂,每根加热棒存放于每层的托斗和托臂之间,在底座前后立柱的顶端隔板上设置有仪表箱和电池组,在底座的下方设置有四只万向定位轮;该技术方案保障了电加热棒可以直接通过锌锅上方的加锌锭电葫芦直接快速起吊插入锌锅,避免了电加热棒需要桥式起重机中转吊装情况的发生,极大提升了锌锅设备故障状态下应急电加热棒的投用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加热棒小车,具体涉及一种锌锅电加热棒储运小车,属于机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锌锅是冷轧热镀铝锌产线最为关键的的工艺设备之一,因工作状态下锌锅内融化有大量高温铝锌液,所以对其运行稳定性要求非常高,锌锅投用后,正常情况下不允许长时间断电或故障,一旦锌锅停止30分钟不加热后,锌锅内630℃高温的铝锌液表面将逐渐凝固,如果锌锅停止60分钟不加热如果锌锅内锌液将凝固3CM左右,如锌锅停电超过3小时后不及时采取措施对锌锅内的铝锌液进行紧急加热保温,就会导致锌锅内铝锌液完全凝固和锌锅最终报废,给生产线带来长时间停机及巨大的损失。参加附图1所示,为了规避解决这一难题,目前国内外热镀铝锌生产线普遍采用在锌锅1设备故障及电源停电时,在锌锅内垂直插入电加热棒2的方法来对不能主动加热工况下锌锅1内的铝锌液进行应急加热,以确保锌锅1内的铝锌液不凝固,为锌锅1故障处理争取时间,锌锅应急加热工况下电加热棒2的快速投用对整个生产线尤为重要。目前,锌锅电加热棒2实际投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1)锌锅电加热棒1长度为2.3米,平时为垂直状态置于存放小车3上,锌锅电加热棒2插入锌锅1时必须通过锌锅1上方的锌锅加锌电葫芦4完成,而电葫芦4起升高度有限无法将电加热棒2直接从存放小车3上直接吊出并插入锌锅1内,因此需要使用厂房内的桥式起重机先将电加热棒2直接从存放小车3吊出放在地面,再通过叉车将地面上的电加热2棒移到锌锅电葫芦4的下方,最后通过电葫芦4将电加热棒2吊起插入锌锅1内,整个吊装流程平均耗时1小时,致使锌锅设1内的锌液存在极大的凝固风险。2)因锌锅1内的高温铝锌液对普通金属有强烈的腐蚀性,电加热棒2在锌锅1内允许的的累计使用寿命为90小时,所以及时准确掌握每根电加热棒2的累计使用时间对锌锅1故障状态下的应急加热极为重要,而现有技术中电加热棒的累计使用时间均为人工统计,不利于数据的计算保存。
检索到公开专利CN109675930A-一种工辊托架,特征是:工辊存托架底架上设置多条支撑梁,在每一条支撑梁上间隔设置第一托块和第二托块,分别托住工作辊的两端,使得在换辊时可以直接抓取到第二托块上的工作辊,有效提高换辊效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检索到公开专利CN103508071A-一种压辊架,特征是涉及一种压辊架,具体的说是用于存
放不同宽度的压辊,属于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左主支架和右主支架,左主支架和右主支架的底部之间连接底板,左主支架和右主支架的中部之间连接连接板。左主支架一侧连接多个左卡口架,右主支架一侧连接多个右卡口架,多个左卡口架和多个右卡口架位于同一侧。该两件公开技术都都涉及辊类的存放与便捷更换,与本实用新型应用领域完全不同,本实用新型除了涉及解决锌锅电加热棒的存放问题还涉及电加热棒的快速移动与吊装,电加热棒累计使用时间的精准统计及显示,同时公开技术与本实用新型在结果功能上存在明显区别,同时二者间不存在技术启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锌锅电加热棒储运小车,该技术方案中锌锅电加热棒储运小车底座为倒T形结构,通过其前后立柱两侧各设置的三层可打开和闭合的拖斗、托臂,可以快捷地在垂直方向上横向叠放6根电加热棒,通过万向轮整个储运小车可以方便灵活地在狭小空间移动,保障了电加热棒可以直接通过锌锅上方的加锌锭电葫芦直接快速起吊插入锌锅,避免了电加热棒需要桥式起重机中转吊装情况的发生,极大提升了锌锅设备故障状态下应急电加热棒的投用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051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