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子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88163.4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54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路为厚;李定贤;刘达炜;韩鑫;彭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18/356 | 分类号: | F04C18/356;F04C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殷爱钧;梁永芳 |
地址: | 51911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子 压缩机 组件 空调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子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转子压缩机组件包括:气缸和吸气管,所述气缸上设置有吸气通道,所述吸气管与所述吸气通道连通,且在所述吸气管上设置有第一止回结构,所述第一止回结构能够阻止所述吸气管中的气体倒流,和/或在所述吸气通道上设置有第二止回结构,所述第二止回结构能够阻止所述吸气通道中的气体倒流。根据本实用新型针对于转子压缩机能够有效地防止吸气回流,解决了因吸气回流导致泵体容积效率和能效降低的问题,提高了压缩机的冷量和能效,不需要增加活动部件,提高结构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子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转子式压缩机的压缩过程中,压缩机转子从吸气结束之后的第二圈开始到吸气孔口前边缘角β处冷媒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造成回流,导致泵体的容积效率下降,如图1.2。
其中图1.1为本申请方案实施前,一种气缸的吸气口结构,吸气口为圆形通孔或有喇叭型/U型结构的通孔;为了减小吸气回流问题,吸气孔口前缘角β一般控制在35°以内。
如图1.3,压缩机排气完成后,由于排气口内高压气体无法完全排出,存在于排气口余隙容积的高压气体会回到压缩腔,这部分高压气体会通过吸气口回流到系统中,影响压缩机制冷量和能效。
带有增焓结构的压缩机在增焓口打开时也会存在腔内压力大于冷凝器出口压力所造成的回流问题。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转子压缩机存在吸气回流的情况,导致泵体容积效率和能效降低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研究设计出一种转子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转子压缩机存在吸气回流的情况,导致泵体容积效率和能效降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转子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子压缩机组件,其包括:
气缸和吸气管,所述气缸上设置有吸气通道,所述吸气管与所述吸气通道连通,且在所述吸气管上设置有第一止回结构,所述第一止回结构能够阻止所述吸气管中的气体倒流,和/或在所述吸气通道上设置有第二止回结构,所述第二止回结构能够阻止所述吸气通道中的气体倒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止回结构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开口和所述第二通道的开口均分别与所述吸气管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开口与所述吸气管的气体倒流的方向相对,以能够引入气体进入所述第一通道中,进而进入所述第二通道而排至所述吸气管中,所述第二通道的开口与所述吸气管的气体倒流的方向相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道的开口与所述第二通道的开口相比更靠近所述吸气管与所述气缸相接的位置,使得气流在所述吸气管中倒流时先通过所述第一通道的开口进入所述第一通道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道的开口面的法线方向与所述吸气管的中心轴线夹角为α1,所述第二通道的开口面的法线方向与所述吸气管的中心轴线夹角为α2,并有α1<α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相交且进行弯折或弯曲,形成弯曲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吸气管相接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通道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吸气管相接的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且所述弯曲通道与所述吸气管的外壁之间形成有中空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881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18-00 专门适用于弹性流体的旋转活塞式泵
F04C18-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一元件都具有相同数量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08 .相互啮合式的,即具有与齿轮传动相似的配合元件的啮合
F04C18-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一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24 .反向啮合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18-30 .具有F04C 18/02,F04C 18/08,F04C 18/22,F04C 18/24,F04C 18/48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这些组中的某一组所包含的特征,还具有配合元件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