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变气囊面罩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087411.3 | 申请日: | 2021-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91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杨孟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代维凡 |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气囊 面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气囊面罩,其包括面罩本体,面罩本体的上端设置有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上设置有操作口,面罩本体上设置有输气管道,操作口上设置有软质硅胶材质的支撑环;支撑环的外环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之间设置有间隙;操作口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限位配合的卡口。本方案用于对病人进行内镜检查操作时进行供氧,供氧时通过输气管道输入,内镜通过操作口插入病人的口部,并且挤压支撑环,弹性的支撑环提供密闭性,可适应多种尺寸的内镜。同时,支撑环在操作口上固定牢固,在插入和拔出的过程中均不易松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气囊面罩。
背景技术
随着患者生活水平的提高,临床上的内镜检查如:胃镜,纤支镜检查,患者都会主动要求无痛检查,为保证麻醉状态患者不发生缺氧等症状,最有效的方法便是使用内镜面罩,但目前内镜面罩使用范围不广泛,限制其使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价格贵和对内镜型号有要求,临床可能会使用不同大小的内镜进行检查,但是使用内镜面罩可能会产生无法匹配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操作的可变气囊面罩。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可变气囊面罩,其包括面罩本体,面罩本体的上端设置有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上设置有操作口,面罩本体上设置有输气管道,操作口上设置有软质硅胶材质的支撑环;支撑环的外环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之间设置有间隙;操作口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限位配合的卡口。
进一步地,支撑环的内圈上设置有环形的第一气囊。
进一步地,第一气囊上连接有充气管,充气管的端部设置有可变充气套,可变充气套上设置有第一充气阀。
进一步地,输气管道的端部设置有气管接头,输气管道上设置有支管,支管的端部设置有肝素帽。
进一步地,面罩本体的边沿设置有一圈与病人脸部贴合的第二气囊,第二气囊上设置有第二充气阀。
进一步地,支撑环的下端设置有方便插入操作口的收口。
进一步地,支撑环内环的上端边沿设置有方便操作器械插入的喇叭扩口。
进一步地,面罩本体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带,固定带的端部设置有磁性块,面罩本体的表面设置有与磁性块配合的磁吸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用于对病人进行内镜检查操作时进行供氧,供氧时通过输气管道输入,内镜通过操作口插入病人的口部,并且挤压支撑环,弹性的支撑环提供密闭性,可适应多种尺寸的内镜。同时,支撑环在操作口上固定牢固,在插入和拔出的过程中均不易松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可变气囊面罩的结构图。
图2为操作口的结构图。
其中,1、肝素帽,2、支管,3、气管接头,4、输气管道,5、磁性块,6、第二气囊,7、支撑环,8、第一气囊,9、操作平台,10、可变充气套,11、第一气阀,12、固定带,13、第二充气阀,14、第二限位环,15、卡口,16、第一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未经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874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