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山井下双耙道出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75418.3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42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袁诗越;赵刚;段琼;彭鹏;王壮;刘世恒;慕林涛;焦斌;王凯;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有色集团抚顺红透山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35/20 | 分类号: | E21C35/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国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6 | 代理人: | 陈永辉;杨依林 |
地址: | 113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山 井下 道出 结构 | ||
1.一种矿山井下双耙道出矿结构,包括:
下部中段巷道(1);
第一电耙道(2),设置在所述下部中段巷道(1)的上方;
第二电耙道(3),设置在所述下部中段巷道(1)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电耙道(2)相贯通;
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电耙道(2)和所述的第二电耙道(3)设置在矿体的两侧,在所述的第一电耙道(2)的上方以及在所述第二电耙道(3)的上方均连接有若干出矿斗(4),在所述的第一电耙道(2)的左端下方设有与所述下部中段巷道(1)相贯通的第一溜井(5),在所述的第一溜井(5)的前侧设有与所述下部中段巷道(1)相贯通的第一人道井(6),在所述的第二电耙道(3)的右端下方设有与所述下部中段巷道(1)相贯通的第二溜井(7),在所述的第二溜井(7)的后侧设有与所述下部中段巷道(1)相贯通的第二人道井(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井下双耙道出矿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出矿斗(4)的顶端均设有喇叭形的溜矿口(9),在所述的出矿斗(4)的底端均设有向下倾斜的溜矿巷道(10),相邻两个出矿斗(4)之间的距离为4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井下双耙道出矿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第一电耙道(2)与所述的第二电耙道(3)的贯通处设置一个或两个出矿斗(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井下双耙道出矿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第一电耙道(2)内部以及在所述的第二电耙道(3)内部均设有电耙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井下双耙道出矿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第一电耙道(2)与所述的第二电耙道(3)的贯通处的前侧设有与所述下部中段巷道(1)相贯通的回风井(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井下双耙道出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溜井(5)和所述第一人道井(6)垂直布置在所述第一电耙道(2)与所述下部中段巷道(1)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井下双耙道出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溜井(7)和所述第二人道井(8)垂直布置在所述第二电耙道(3)与所述下部中段巷道(1)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有色集团抚顺红透山矿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有色集团抚顺红透山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7541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