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胸腔置管的穿刺分开钳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68772.3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02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袁秋;刘渊杰;张瑞;陈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县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17/34;A61B17/28;A61M25/01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亿智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54 | 代理人: | 张和平 |
地址: | 643199 四川省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胸腔 穿刺 分开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胸腔置管的穿刺分开钳,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铰接位置位于第一钳臂、第二钳臂的中部;所述第一钳臂的前端和第二钳臂的前端均设置有穿刺段,所述穿刺段的轴线与第一钳臂、第二钳臂均垂直;两段所述穿刺段合并成圆锥形;所述第一钳臂的尾端固定有卡板,所述卡板的端面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卡齿,所述第二钳臂的尾端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前端的几何尺寸与卡齿和卡齿之间的间隙相匹配。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能够防止引流管堵塞,方便置管操作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胸腔置管的穿刺分开钳。
背景技术
胸腔置管引流是一种常见操作方式,广泛应用于治疗自发性气胸、创伤性气胸、胸腔积液、脓胸、创伤性胸腔积血等。现有绝大多数的置管引流操作,分为穿刺置管引流或闭式引流。穿刺置管引流,常因引流管细小,容易堵塞,致引流不畅;闭式引流,无较好的操作工具,大多以弯止血钳交叉分离胸壁肌肉直至进入胸腔,对胸壁肌肉及神经血管损伤较大,进入胸腔后置管常受分离钳限制,影响操作,致置管困难,甚至出现引流管断裂,引流管置入皮下等。因此需要一种方便操作的置管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胸腔置管的穿刺分开钳,其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达到能够防止引流管堵塞,方便置管操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胸腔置管的穿刺分开钳,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铰接位置位于第一钳臂、第二钳臂的中部;所述第一钳臂的前端和第二钳臂的前端均设置有穿刺段,所述穿刺段的轴线与第一钳臂、第二钳臂均垂直;两段所述穿刺段合并成圆锥形;所述第一钳臂的尾端固定有卡板,所述卡板的端面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卡齿,所述第二钳臂的尾端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前端的几何尺寸与卡齿和卡齿之间的间隙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钳臂的尾端、第二钳臂的尾端均设置有指环。
进一步地,所述卡板的形状是以所述铰接位置为圆心的弧形,所述卡板跨越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所述卡块滑动方向沿着第二钳臂臂长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卡板固定于铰接位置与第一钳臂的尾端之间,所述卡块滑动于铰接位置与第二钳臂的尾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钳臂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卡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穿刺段上设置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穿刺段,穿刺段能够穿透胸腔,并且配合第一钳臂、第二钳臂能够将穿刺处的部分肌肉组织撑开,从而达到方便置管的目的,避免引流管出现堵塞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板与卡块,卡块配合卡板上的卡齿之间的间隙,能够定位第一钳臂与第二钳臂分开的角度,进一步的固定孔道的大小,达到方便放置引流管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标:1-第一钳臂;2-第二钳臂;3-卡块;4-卡板;41-卡齿;5-指环;6-刻度;7-穿刺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县人民医院,未经荣县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687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岸消波设备
- 下一篇:一种水泥预制板模具吸尘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