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形走廊机电精装一体化的支撑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67643.2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16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占强;郭晓娟;张国旭;刘登辉;邹航;姜立涛;闫嘉举;刘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华北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9/00 | 分类号: | E04B9/00;E04B9/02;E04B9/18;E04B2/00;E04B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走廊 机电 精装 一体化 支撑 体系 | ||
一种环形走廊机电精装一体化的支撑体系,设置在内环混凝土墙体与外环砌筑砖墙上部之间;外环砌筑砖墙上部、沿竖向间隔设有两道混凝土圈梁;支撑体系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沿环向间隔布置;上支架包括上主梁和吊杆;吊杆吊在顶板下方;上主梁水平吊在吊杆下方,上主梁一端与上方的混凝土圈梁连接,上主梁另一端与内环混凝土墙体连接;上支架底部吊有风管吊架;下支架沿环向间隔布置,下支架一端与下方的混凝土圈梁连接,下支架另一端与内环混凝土墙体连接;下支架底部吊有吊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水平支架不能直接固定在砌筑墙体上,多层机电管线和吊顶的支撑均在顶部生根困难,跨度大、交叉多,易造成支吊架杂乱且浪费材料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形走廊机电精装一体化的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某园林剧场项目,占地面积约15万平米,总建筑面积约10.6万平米,包括A1-A5五大核心剧场和其他附属建筑;A1剧场主体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面采用钢桁架结构。A1剧场中央为环形舞台和看台,外围是环形走廊。环形走廊内环半径24m,外环半径26.8m,走廊宽2.8m;环形走廊高4.5米,吊顶设计标高为2.7米,在走廊吊顶上部设计有空调、消防、强弱电桥架等机电管线。环形走廊内环墙面为混凝土墙面,外环墙面主要为砌筑墙面,砌筑砖强度低,水平支架不能直接固定在砌筑墙体上。各专业分开考虑做支吊架的话,砌筑墙体上的水平固定更加困难(混凝土块或过梁无法准确定位),且造成材料浪费。多层机电管线和吊顶的支撑均在顶部生根比较困难,跨度大、交叉多,易造成支吊架杂乱且浪费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形走廊机电精装一体化的支撑体系,要解决传统的水平支架不能直接固定在砌筑墙体上,多层机电管线和吊顶的支撑均在顶部生根比较困难,跨度大、交叉多,易造成支吊架杂乱且浪费材料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形走廊机电精装一体化的支撑体系,设置在内环混凝土墙体与外环砌筑砖墙的上部之间;在内环混凝土墙体与外环砌筑砖墙的顶部之间设置有顶板;所述外环砌筑砖墙的上部、沿竖向间隔设置有两道混凝土圈梁;
该支撑体系包括有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有一组,沿环向间隔布置;每个上支架包括有上主梁和吊杆;所述吊杆吊设在顶板的下方;所述上主梁水平吊设在吊杆的下方,并且上主梁的一端与上方的混凝土圈梁连接,上主梁的另一端与内环混凝土墙体连接;在上支架的底部吊设有风管吊架;所述下支架有一组,沿环向间隔布置,并且下支架的一端与下方的混凝土圈梁连接,下支架的另一端与内环混凝土墙体连接;在一组下支架的底部吊设有吊板。
优选的,相邻上支架之间的间距为1.2m~1.5m;相邻下支架之间的间距为1.2m~1.5m。
优选的,两道混凝土圈梁之间的间距0.7m~0.9m。
优选的,所述风管吊架包括螺纹杆和横担;所述螺纹杆有两根,分别连接在上主梁的底部,并且螺纹杆沿竖向可调;所述横担连接在两根螺纹杆的下端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支撑体系分为上支架和下支架,其中上支架固定连接在顶板上,下支架固定连接在内环混凝土墙体和环砌筑砖墙上;本实用新型的支撑体系层次分明,设计合理,能够将空调、消防、强弱电桥架等机电管线合理的布置在支撑体系上,解决了传统的多层机电管线和吊顶的支撑均在顶部生根比较困难,跨度大、交叉多,易造成支吊架杂乱且浪费材料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在环砌筑砖墙上、对应下支架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混凝土圈梁,并且将吊板安装在下支架的底部,不仅解决了水平支架不能直接固定在砌筑墙体上的技术问题,也使机电和精装单位共用一套支撑体系,节材环保、经济合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华北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华北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676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