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翅片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59437.7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48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拓;史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地新能源开发(大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47 | 分类号: | F28D1/047;F28F9/00;F28F9/26;F28F1/30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37 | 代理人: | 菅秀君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翅片式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翅片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翅片式换热器,包括两个外壳和两个挡板,两个外壳左右对称且结构相同,两个挡板相对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插杆,位于上端的插杆均开设有圆槽,位于右端的外壳右表面的四角处均开设有矩形槽,位于右端的挡板左表面与位于右端的外壳右表面活动贴合,插杆活动设置在矩形槽内,外壳内设置有换热部件,换热部件包括三组管组,位于右端的管组的前端固定设置有进管,通过上拉矩形板,弹簧被拉伸,短杆在竖槽内滑动,直至底杆脱离圆槽,失去对插杆的限制,此时插杆可以在矩形槽内滑动,使得挡板可以与外壳进行正常的分离,此时便于对位于左端和右端的两组管组进行检测和检修,无需拆离外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翅片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翅片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翅片管式换热器是人们在改进管式换热而的过程中最早也是最成功的发现之一。这一方法仍是所有各种管式换热面强化传热方法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
如中国专利公开了:翅片式换热器,公开号:CN207066207U,通过换热组件的设置,能够有效利用高温的烟气中所携带的热量,并且由于所述第一叶片、第二叶片、第三叶片和第四叶片的结构设计,其不仅能够有效利用高温的烟气的能量,而且也能够有效地降低排放的烟气中的颗粒物含量;
但是常见的翅片式换热器需要对内部的管组进行检修时,需要拆分整个换热器,拆装步骤繁多,拆装速度慢,因此提出一种空调翅片式换热器,便于检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翅片式换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翅片式换热器,包括两个外壳和两个挡板,两个所述外壳左右对称且结构相同,两个所述挡板相对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插杆,位于上端的所述插杆均开设有圆槽,位于右端的所述外壳右表面的四角处均开设有矩形槽,位于右端的所述挡板左表面与位于右端的外壳右表面活动贴合,所述插杆活动设置在矩形槽内,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换热部件,所述换热部件包括三组管组,位于右端的所述管组的前端固定设置有进管,位于左端的所述管组的后端固定设置有出管,所述右端的所述管组的后端与位于中间部分的管组的后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弧形管,位于左端的所述管组的前端和位于中间部分的管组的前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同样的弧形管,位于前端的所述弧形管右端和位于中间部分的管组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横架,每个所述横架的上下面均贯穿有通槽一。
优选的,位于右端的所述外壳左表面的前后端均开设有横槽,位于右端的所述外壳上表面的前后端均开设有板槽;
优选的,每个所述板槽的下槽面中间部分均开设有通槽二和两个竖槽,所述通槽二与其下方的每个横槽均接通,所述通槽二与通槽一槽径相同且上下对齐;
优选的,两个所述竖槽的槽底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短杆,两个所述短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底面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底杆;
优选的,所述通槽二内活动套接有长杆,所述长杆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三,所述长杆杆面的上端开设有通槽四,所述通槽四与通槽三接通,所述通槽四与插杆活动套接,所述通槽三和圆槽均与底杆活动套接。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上拉矩形板,弹簧被拉伸,短杆在竖槽内滑动,直至底杆脱离圆槽,失去对插杆的限制,此时插杆可以在矩形槽内滑动,使得挡板可以与外壳进行正常的分离,此时便于对位于左端和右端的两组管组进行检测和检修,无需拆离外壳;
其二,当短杆完全脱离圆槽后,轻微偏移矩形板,可以向上抽出长杆,随着长杆的抽出,外壳和横架失去连接,外壳可以进行抽离,此时会完全暴露左右侧的管组且便于检修位于中间部分的管组,进一步提升检修的空间和便利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地新能源开发(大连)有限公司,未经金地新能源开发(大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594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O-无引线芯片封装结构
- 下一篇:翻转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