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焦炉煤气脱硫再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47785.2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57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顺;韩永健;秦冬冬;苏朝贤;裴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立恒焦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48 | 分类号: | B01D53/48;B01D53/78;C10K1/10;B01F27/92 |
代理公司: | 太原智慧管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4 | 代理人: | 马俊平 |
地址: | 043400 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炉煤气 脱硫 再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煤气脱硫技术领域,公开了焦炉煤气脱硫再生装置,包括再生箱、喷气机构和混合抽吸机构;其中,所述再生箱上部固定有顶盖,顶盖左侧中部固定有排气管;喷气机构安装在所述顶盖上,混合抽吸机构与喷气机构动力衔接。本实用新型当伺服电机工作通过主动大齿轮啮合随动喷气管上的随动齿轮旋转,保证随动喷气管旋转,当随动喷气管旋转时可以通过主动冠齿轮啮合两个随动齿轮旋转,从而可以带动两个抽吸涡轮进行旋转抽吸浆液通过抽吸管将再生箱内腔底部的浆液抽吸通过输送管到混合管内,重复搅拌,并且可以保证再生箱底部大部分的区域都可以被混合的速度较快,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煤气脱硫技术领域,具体为焦炉煤气脱硫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超低排放标准的实施,国内大部分焦化厂的煤气净化脱硫系统采用了精脱硫工艺,其中的主流工艺是PDS法深度脱硫工艺,可以将煤气中的硫化氢含量降低至50mg/Nm3以下,所采用的工艺设备主要包括脱硫塔、再生槽,来自上一工序的粗焦化煤气经煤气入口进入脱硫塔下部,脱硫塔顶部喷淋下来的脱硫贫液与焦化煤气接触并洗涤焦化煤气中的硫化氢脱出硫化氢的净焦化煤气从塔顶的煤气出口送往下一工序,而脱硫富液则送入再生槽上部的喷射器中,喷射器将脱硫富液射入再生槽槽底,脱硫富液与压缩空气接触混合后被氧化再生,再生后的脱硫贫液从再生槽上部的脱硫贫液出口经液面调节器和外部连通管道自流返回脱硫塔中,再经过喷淋结构进行喷淋脱硫,完成一次脱硫循环。
经检索公告号CN 210313542 U公开公开了焦炉煤气脱硫再生装置,虽然该实用新型通过混合器将由喷射器混合后的空气和脱硫富液进行再次气液混合,再通过曝气盘使压缩空气在混合的脱硫液中鼓气产生气泡,利用气泡将脱硫液中的悬浮硫携带至槽顶液面形成泡沫层,通过曝气盘提高浮选的效率和质量,使得脱硫液中的悬浮硫能最大限度被析出,有效提高硫膏的产量。
但是经本发明人探索发现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至少以下缺陷:
该技术方案中对于再生料的搅拌混合仅仅只能对混合器内腔区域的脱硫液进行混合搅拌反应,但对于再生箱内其他部位的浆液混合效率较慢,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焦炉煤气脱硫再生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焦炉煤气脱硫再生装置,包括再生箱、喷气机构和混合抽吸机构;
其中,所述再生箱上部固定有顶盖,顶盖左侧中部固定有排气管;喷气机构安装在所述顶盖上,混合抽吸机构与喷气机构动力衔接;
所述喷气机构包括伺服电机、随动喷气管和混合管,所述伺服电机竖直向上固定在所述顶盖上,伺服电机的驱动端固定有主动大齿轮,随动喷气管竖直向下并活动贯穿于顶盖,随动喷气管上端部固定套接有驱动齿轮,主动大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混合管上端固定在顶盖底部,随动喷气管下端活动插接在所述混合管内;
所述混合抽吸机构包括两个涡轮外壳、两根抽吸管、两根抽吸涡轮、两个随动齿轮和主动冠齿轮;
两个所述涡轮外壳分别固定在混合管的两个侧壁上部,两根所述抽吸管分别固定接通在两个所述涡轮外壳的外侧壁中部;主动冠齿轮固定套接在所述随动喷气管中部,两个所述随动齿轮分别于两个所述抽吸涡轮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随动喷气管下端固定有搅拌叶轮,搅拌叶轮活动插接在所述混合管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动冠齿轮与两个所述随动齿轮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个所述涡轮外壳底部分别固定接通有输送管,且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混合管侧壁固定接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混合管内腔上部固定有隔板,随动喷气管的下端活动且密封贯穿于隔板中部,搅拌叶轮设置在隔板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立恒焦化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立恒焦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477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刺无纺布烘干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造型线的自动下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