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弯曲型5芯绝缘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44178.0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96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吴焱超;陈典;王同;李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大元通电缆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00;H01B7/18;H01B7/17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讯联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83 | 代理人: | 吴辉辉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曲 绝缘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弯曲型5芯绝缘电缆,包括五个绝缘线芯围绕一个中心抗拉尼龙纤维绳共同绞合构成缆芯,缆芯外径为6mm至9.5mm,缆芯外部依次包覆有AFRP绕包层、PET树脂带纵包防护层、铜箔层、尼龙防腐层和硅烷接枝交联高密度聚乙烯外护套,绝缘线芯包括内导体和XLPE绝缘层,内导体为中心铜绞线和围绕在中心铜绞线外部的外层铜绞线共同绞合构成,中心铜绞线和外层铜绞线的绞向相同,中心铜绞线绞距为6mm至25mm,外层铜绞线绞距为中心铜绞线绞距的1.1倍至1.5倍。该电缆耐弯曲特性优异,减少导体断芯断线现象发生,屏蔽效果稳定性更好,耐久使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弯曲型5芯绝缘电缆。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工业生产线上,多芯电缆常用于机器人、移动驱动系统等。由于传输技术、维护测试技术等的飞速发展,通信电缆逐渐走向细径化、轻质化的发展,这会给产业技术带来运输方便、造价低、经济实用、效率高等诸多好处。然而,普通的多芯电缆在反复经受弯曲过程中,容易发生断线、断芯现象,屏蔽效果不稳定,影响电气特性,不耐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弯曲型5芯绝缘电缆,耐弯曲特性优异,减少导体断芯断线现象发生,屏蔽效果稳定性更好,耐久使用。
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耐弯曲型5芯绝缘电缆,包括五个绝缘线芯围绕一个中心抗拉尼龙纤维绳共同绞合构成缆芯,所述缆芯外径为6mm至9.5mm,所述缆芯外部依次包覆有AFRP绕包层、PET树脂带纵包防护层、铜箔层、尼龙防腐层和硅烷接枝交联高密度聚乙烯外护套,所述绝缘线芯包括内导体和XLPE绝缘层,所述内导体为中心铜绞线和围绕在所述中心铜绞线外部的外层铜绞线共同绞合构成,所述中心铜绞线和所述外层铜绞线均为若干直径为0.05mm至0.1mm镀锡铜单丝绞合构成,所述中心铜绞线和所述外层铜绞线的绞向相同,所述中心铜绞线绞距为6mm至25mm,所述外层铜绞线绞距为所述中心铜绞线绞距的1.1倍至1.5倍。
作为优选,所述中心铜绞线绞距为9mm至20mm。
作为优选,所述外层铜绞线绞距为11mm至28mm。
作为优选,所述尼龙防腐层厚度不小于0.1mm。
作为优选,所述缆芯绞距为所述绝缘线芯外径的8至15倍。
作为优选,所述PET树脂带纵包防护层外表面上电镀形成所述铜箔层,所述铜箔层厚度为5μm至10μm。
作为优选,所述AFRP绕包层为单股芳纶捻线螺旋绕包构成且绕距为缆芯外径的二至四倍。
作为优选,所述单股芳纶捻线的线径为0.08mm至0.12mm。
作为优选,所述单股芳纶捻线的螺旋方向与所述缆芯绞向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硅烷接枝交联高密度聚乙烯外护套厚度为0.45mm至3.8mm。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1.内导体由中心铜绞线和外层铜绞线共同绞合构成,且中心铜绞线和外层铜绞线的绞向相同,在电缆经受反复弯曲过程时,能够有效的抑制镀锡铜单丝之间的摩擦,减少单丝断丝发生,大大提高了电缆的耐弯曲特性。
2.优化中心铜绞线绞距为6mm至25mm,外层铜绞线绞距为中心铜绞线绞距的1.1倍至1.5倍,提高了内导体单位长度下镀锡铜单丝的充填密度,增强了内导体的抗拉强度,有助于提高电缆的耐弯曲特性。
3. 通过在缆芯外部增加AFRP绕包层,芳纶捻线具有高强度、高模量,防止缆芯松散,使缆芯的柔韧性更好,提高缆芯整体的抗拉伸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大元通电缆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大元通电缆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441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软阻燃型多芯绝缘电缆
- 下一篇:柔软型低衰减多芯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