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包电池的极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42330.1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63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希卓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33 | 分类号: | H01M50/533;H01M50/534;H01M10/613;H01M10/65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励知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795 | 代理人: | 贾永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极耳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软包电池的极耳结构,包括导柄中模,所述导柄中模的两侧均安装有导柄,两个所述导柄的外侧均连接有导柄外膜,所述导柄中模与导柄之间安装有第一增韧层,且导柄与导柄外膜之间连接有第二增韧层,所述第二增韧层与导柄之间固定有吸热层,所述导柄外膜远离导柄的一侧安装有散热层,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增韧层和第二增韧层的配合,可大大增强整个结构的韧性,从而有效的防止了极耳弯折断裂,大大提高了极耳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吸热层和散热层的配合,可将内部热量快速传递至外界,从而便于快速散热降温,避免了极耳温度过高烧毁,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极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包电池的极耳结构。
背景技术
极耳是电池产品的一种原材料,例如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手机电池、蓝牙电池和笔记本电池等都需要用到极耳,极耳就是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通常是由两片胶片把金属带夹在中间组成。
在专利号为CN201821720536.0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一种软包电池的极耳结构,该实用新型将导柄由单层变为双层,在总厚不变的情况下单层厚度减半,减小的导柄和集流体箔材的差距,大大减小了焊接难度,提高了焊接强度,但该装置在实际应用时仍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结构的整体韧性较差,易弯折断裂,影响使用寿命,且工作时升温快,导致温度高,热量难以散去,从而容易烧毁,影响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包电池的极耳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整体韧性较差,且热量难以散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包电池的极耳结构,包括导柄中模,所述导柄中模的两侧均安装有导柄,两个所述导柄的外侧均连接有导柄外膜,所述导柄中模与导柄之间安装有第一增韧层,且导柄与导柄外膜之间连接有第二增韧层,所述第二增韧层与导柄之间固定有吸热层,所述导柄外膜远离导柄的一侧安装有散热层。
优选地,所述导柄外膜与散热层之间连接有抗静电层,所述导柄中模的两侧均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一增韧层远离导柄的一侧开设有与凸起相匹配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导柄中模的一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开口,且两个第一开口呈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导柄外膜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开口,且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
优选地,所述凸起呈圆弧形,且相邻两个凸起的间隔相等。
优选地,所述导柄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一增韧层的厚度大于第二增韧层的厚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增韧层和第二增韧层的配合,可大大增强整个结构的韧性,从而有效的防止了极耳弯折断裂,大大提高了极耳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吸热层和散热层的配合,可将内部热量快速传递至外界,从而便于快速散热降温,避免了极耳温度过高烧毁,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抗静电层的配合,可有效防止静电击穿金导柄外膜,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同时通过凸起与凹槽的配合,可大大增强结构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部的放大图;
图中:1、导柄中模;2、导柄;3、导柄外膜;4、第一开口;5、第二开口;6、吸热层;7、散热层;8、抗静电层;9、第一增韧层;10、第二增韧层;11、凹槽;12、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希卓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希卓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423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金钢的焊接系统
- 下一篇:一种焦炭生产用筛分设备的给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