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央空调新风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27803.0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20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发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8/10;F24F8/158;F24F8/167;F24F8/22;F24F8/90;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央空调 新风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新风控制装置,包括净化箱和中央空调主体,中央空调主体的进风端通过连接管与净化箱相连接,中央空调主体的出风端设有出风管,净化箱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设有进风管,净化箱内部通过往复机构设有过滤板,并且过滤板上设有振动机构,净化箱内部设有杀菌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机构的相互配合,保证中央空调内新风的空气质量,室内舒适度又显著改善空气品质,创造健康、绿色、环保的室内环境,同时可以自动定期对过滤板进行自动清理,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清理,不仅提高过滤板对空气中的灰尘的净化效率,保证空气质量,还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空调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央空调新风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由于其优异的制冷和供暖效果,在现在的建筑物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目前,现有的中央空调在空调房间中设置有进气口和抽风口,形成一个循环,从而达到了改变房间温度的目的。而中央空调新风控制系统在工作时大多采用外界新鲜的空气进行制冷或供暖,进而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性,需要对外界的空气进一步的过滤,保证空气质量。
但是上述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其内部的过滤机构在长时间使用时,会附着在过滤板上,影响净化的效果,而要对其进行清理则需要工作人员将过滤板拆卸下来,进行手动清理,而中央空调大多都是安装在房顶或较高的地点,在清理时不方便对其进行清理,不仅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影响清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央空调新风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央空调新风控制装置,包括净化箱和中央空调主体,中央空调主体的进风端通过连接管与净化箱相连接,中央空调主体的出风端设有出风管,净化箱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设有进风管,净化箱内部通过往复机构设有过滤板,并且过滤板上设有振动机构,净化箱内部设有杀菌机构。
优选的,为了方便对过滤板上吸附的灰尘进行抖落,保证过滤板的吸附效果,往复机构包括等距设置在过滤板两侧的导向柱,导向柱贯穿过滤板并且导向柱两端均设有夹板,夹板与净化箱内壁相连接,夹板与过滤板之间等距设有复位弹簧,并且复位弹簧套设在导向柱外部。
优选的,为了方便对抖落的灰尘进行统一收集,方便处理,净化箱底端开设有收集斗,收集斗与过滤板相匹配。
优选的,为了可以对过滤板进行振动敲打,方便过滤板上吸附的灰尘抖落,进而保证对空气的净化效果,振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净化箱内部一端的电机,电机输出端设有曲轴,曲轴上等距设有固定环,固定环下设有连杆,并且连杆的两端均设有转动块,其中一个转动块与固定环相连接,另外一个转动块设有振动板,振动板下等距设有振动头,振动头与过滤板相匹配。
优选的,为了提高振动板在移动时的稳定性,净化箱内部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卡槽,振动板的两端均与卡槽相契合。
优选的,为了可以对空气中的异味和有害气体进行吸附过滤,保证空气的清新和质量,净化箱内部设有活性炭板,并且活性炭板位于过滤板与杀菌机构之间。
优选的,为了可以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营造健康、绿色、环保的室内环境,杀菌机构包括设置在净化箱内部的光催化板,光催化板位于过滤板上方,并且光催化板上等距设有紫外线灯,紫外线灯的两端通过固定板与净化箱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振动机构和过滤板上的往复机构相互配合,可以定期自动对过滤板上吸附的灰尘等颗粒性杂质进行振动清理,在经过收集斗进行收集,通过自动对其进行清理,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清理,不仅提高过滤板对空气中的灰尘的净化效率,保证空气质量,还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无须登高作业,提高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发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发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278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蚕用自动加叶机桑叶添加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仿生学前后可调可变弯度导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