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管导管衔接装置及连接管固定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027454.2 | 申请日: | 2021-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77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 发明(设计)人: | 丁登峰;陈丽瑜;姜远旭;石伟;陈志明;欧阳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16/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刘芙蓉 |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导管 衔接 装置 接管 固定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导管衔接装置及连接管固定机构,其中,该气管导管衔接装置包括:弹性夹;第一管夹,第一管夹设置在弹性夹的一端上;第二管夹,第二管夹设置在弹性夹的另一端上;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的内径尺寸不同,第一管夹的中心轴与第二管夹的中心轴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管导管衔接装置,包括弹性夹、分别设置在弹性夹两端的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的内径尺寸分别与气管导管以及螺纹管适配,通过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可分别与螺纹管和气管导管卡合固定,从而限制螺纹管与气管导管之间的连接位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避免螺纹管与气管导管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提高病患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管导管衔接装置及连接管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于此同时,医疗器械也在跟随医疗技术的进步不断更迭,为医护人员提供更为便捷地操作,并为病患提供更佳的治疗体验。
在对病患进行气管插管的过程中,气管导管通过螺纹管与麻醉机或呼吸机连接,在临床过程中,常会发生气管导管与螺纹管脱落的情况,对病患的生命安全造成隐患;在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连接螺纹管时若将接口拧得太紧,则难以分离,暴力分离可能使气管导管在病患体内移位甚至脱出。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气管导管与螺纹管之间的连接不稳固,容易产生脱落的情况,旋拧太紧又容易在分离过程中导致气管导管在病患体内移位或脱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管导管衔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气管导管衔接装置,其中,所述气管导管衔接装置包括:
弹性夹;
第一管夹,所述第一管夹设置在所述弹性夹的一端上;
第二管夹,所述第二管夹设置在所述弹性夹的另一端上;
所述第一管夹和所述第二管夹的内径尺寸不同,所述第一管夹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二管夹的中心轴设置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的气管导管衔接装置,其中,所述弹性夹包括;
第一夹片;
第二夹片,所述第二夹片与所述第一夹片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管夹和所述第二管夹设置在所述第一夹片和所述第二夹片的同侧上。
所述的气管导管衔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夹片和所述第二夹片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夹片和所述第二夹片抵接连接。
所述的气管导管衔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管夹包括:
第一夹瓣,所述第一夹瓣与所述第一夹片固定连接;
第二夹瓣,所述第二夹瓣与所述第二夹片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夹瓣与所述第二夹瓣位置对应,所述第一夹瓣和所述第二夹瓣分别为形状相同、相互对称的半圆环形。
所述的气管导管衔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夹瓣和所述第二夹瓣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沿所述第一夹瓣和所述第二夹瓣的内壁连续设置。
所述的气管导管衔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卡槽内设置有第一防滑垫,所述第一防滑垫固定贴合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内。
所述的气管导管衔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管夹包括:
第三夹瓣,所述第三夹瓣与所述第一夹片固定连接;
第四夹瓣,所述第四夹瓣与所述第二夹片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科技大学,未经南方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274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车辆的间壁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强吸湿抗菌柔软复合涤纶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