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货物运输在途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24747.5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10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齐超;武慧杰;邵学君;姚振坤;庞庆;张志鹏;周宝珑;郭有为;刘云锴;吴会军;刘亚强;王金栋;邵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孙乳笋;周永君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货物运输 在途 监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货物运输在途监控系统,包括:设置在铁路货车上的在途监控装置、与该在途监控装置无线通信连接的手持数据终端以及与该在途监控装置无线通信连接的远程监控平台;该在途监控装置采集铁路货物状态信号以及位置信号,并将采集的信号无线发送至该手持数据终端和/或该远程监控平台;该手持数据终端用于显示该铁路货物状态信号以及位置信号,并且,设置该在途监控装置的参数;该远程监控平台用于显示并存储该在途监控装置所采集的信号,并且,远程控制该在途监控装置,帮助运维人员和中控中心,能够在长距离复杂运输过程中实时监测铁路货物运输情况,以便准确掌握在途运输的危险货物状态,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货物运输在途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铁路货运年发送量为40亿吨左右,其中,危险货物年运量为1亿吨左右,全路危险货物每天装车数近万辆,平均每公里就有3辆运载危险货物的铁路货车在运行。铁路货车容量大、载重大,且是编组成列运行,危险货物运输安全保障至关重要又相对复杂。随着我国调整运输结构、提高铁路运量以及总公司货运增量方案的制定,大宗货物长距离铁路运输比例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货物运输的安全保障变得更加迫切。
铁路危险货物90%为液体货物,用作运输工具的铁路货车的类型主要是铁路罐车和罐式集装箱。全国有11万余辆铁路罐车,约占铁路货车总量的15%;罐式集装箱也随着集装化运输的发展趋势大量涌现。液体危险货物运输中,罐车、罐式集装箱的罐体处于密闭状态,发生异常时压力、温度、液位可能会出现较大变化。因此,液体危险货物运输监控是提高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目前,铁路货车多为无源无电子设备,铁路货物运输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在途安全监测手段,现有检测方式是在装卸站点、铁路站场的人为静态检测,在长距离复杂运输过程中,不能准确掌握铁路货车的充装量,不了解在途运输的危险货物状态,难以发现安全隐患;且当运输货物在途中处于危险状态时不能及时开展有效的防止、控制措施,导致事故发生产生较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货物运输在途监控系统,能够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铁路货物运输在途监控系统,包括:设置在铁路货车上的在途监控装置、与该在途监控装置无线通信连接的手持数据终端以及与该在途监控装置无线通信连接的远程监控平台;
该在途监控装置采集铁路货物状态信号以及位置信号,并将采集的信号无线发送至该手持数据终端和/或该远程监控平台;
该手持数据终端用于显示该铁路货物状态信号以及位置信号,并且,设置该在途监控装置的参数;
该远程监控平台用于显示并存储该在途监控装置所采集的信号,并且,远程控制该在途监控装置。
进一步地,该在途监控装置包括:传感器模块、与该传感器模块连接的车载盒以及为该传感器模块以及该车载盒供电的供电模块,该传感器模块用于采集铁路货物状态信号并传输至该车载盒;
该车载盒包括:通信模块、定位模块、存储模块,该定位模块用于感测位置信号,该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该铁路货物状态信号以及该位置信号,该通信模块用于将该铁路货物状态信号以及该位置信号传输至远程终端。
进一步地,该供电模块包括:车载电池盒以及安装在该车载电池盒内的电池组;
该车载电池盒安装于铁路货车外壁,包括:壳体、连接结构、防震结构、调温结构和防盗结构;
其中,该壳体上设有电池盒门;该连接结构设置于该壳体内部的底部,用于固定连接该电池组;该防震结构设置于该连接结构的底部,用于给该电池组减震;该调温结构设置于该壳体上,用于调节该壳体内部的温度;该防盗结构设置于该壳体上,用于锁紧该电池盒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247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颗粒干燥装置
- 下一篇:铁路货物运输在途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