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患者夜晚陪护跟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22658.7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02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陈祺昉;杨薇薇;刘倩;任琳;周丹;邱静静;何婷婷;曾娇娇;黄莺;杨慧颖;张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G09F1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唐湾 |
地址: | 2000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患者 夜晚 陪护 跟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患者陪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患者夜晚陪护跟随装置,包括第一环套和第二环套,所述第一环套下端的前侧设置有连接套。该患者夜晚陪护跟随装置,将第一环套佩戴在患者的腰间,第二环套佩戴在陪护的手腕上,利用弹簧绳进行连接,实现跟随,在患者夜晚下床时,第一环套表面设置的荧光带,陪护可以发现和跟随,避免患者摔倒,保证了患者的安全,通过两组第一魔术贴将第一环套的两端进行粘连,第二魔术贴将第二环套的两端进行粘连,方便第一环套及第二环套的佩戴,佩戴十分便捷快速,在撕开时,需要撕开两次,这样使得不容易被患者一次撕开,同时第一环套表面设置的荧光带,便于在夜晚中陪护人员跟随患者,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患者陪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患者夜晚陪护跟随装置。
背景技术
陪护是患者住院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照顾,陪护也有保护患者安全的作用,所以需要与患者在医院一起吃住。患者在住院期间,因为疾病的原因,身体较为虚弱,白天陪护会看管好患者,保证患者的安全,但是夜间陪护处于睡眠时段,如果患者夜间起床,在病房没有亮灯、患者没有及时呼喊陪护的情况下,患者跌倒的风险就大大增加,此时陪护不容易短时间内及时发现患者的具体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患者夜晚陪护跟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往往需要家属进行陪护,而许多患者因生病或术后治疗,造成身体较为虚弱,同时在夜晚时,视线和光照效果较差,患者起夜期间容易摔倒,夜晚期间患者无法及时发现患者起夜,实现及时帮扶和照看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患者夜晚陪护跟随装置,包括第一环套和第二环套,所述第一环套下端的前侧设置有连接套,所述第一环套和第二环套之间通过连接组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环套的表面设置有荧光带,将第一环套佩戴在患者的腰间,第二环套佩戴在陪护的手腕上,从而患者起夜时,陪护可以短时间内及时发现患者位置并帮助患者,避免患者出现坠床或跌倒,同时通过荧光带显示轮廓,方便陪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位置,实现跟随。
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套的一端设有分叉的两个分支薄片,两个所述分支薄片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魔术贴的绒毛面,所述第一环套的另一端的内外侧均设置有第一魔术贴的刺毛面,所述第一环套的另一端能够匹配插入分叉的两个分支薄片之间并通过所述第一魔术贴的绒毛面与所述第一魔术贴的刺毛面配合粘贴,利用第一魔术贴将第一环套的两端进行粘连,从而方便第一环套的佩戴,大大提高了便捷,同时两组第一魔术贴实现公母粘连,在拆卸时,需要撕动两次,不容易被病人一次撕开,提高了牢固性。
优选的,所述第二环套的两端通过第二魔术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环套的长和宽小于第一环套的长和宽,通过第二魔术贴方便第二环套的佩戴,且第一环套佩戴在患者腰间,第二环套佩戴在陪护的手腕上,方便穿戴。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环、第一连接柄、弹簧绳、第二连接柄和安装环,所述连接环的下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柄,所述第一连接柄远离连接环的一端设置有弹簧绳,所述弹簧绳远离第一连接柄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柄,所述第二连接柄远离弹簧绳的一端安装有安装环,利用弹簧绳将第一环套和第二环套进行连接,方便患者和陪护的活动。
优选的,所述连接环和连接套套接,所述安装环和第二环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柄的边端和连接环套接,所述弹簧绳的边端和安装环套接,整体灵活性好,患者和陪护活动时,装置不会限制患者和陪护的活动空间,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荧光带位于第一环套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通过荧光带进行反光,在夜晚时,便于陪护查看患者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患者夜晚陪护跟随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226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排线束相互防转结构及其电池包
- 下一篇:一种CDA管道精密过滤器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