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源热泵用泵壳与泵芯衔接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17718.6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22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梁汉斌;西蒙·莱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莱利科茨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F04B39/00;F04B39/06;F04B3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 代理人: | 任远高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源热泵用泵壳 衔接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源热泵用泵壳与泵芯衔接组件,涉及空气源热泵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U型板和散热罩,U型板的顶部设置有滑槽,散热罩的底部设置有滑轨,滑轨与滑槽滑动配合;U型板的内部设置有泵芯本体,泵芯本体通过U型板底面上的多个隔震支座进行支撑,泵芯本体的侧面与U型板内侧面上的隔震支座抵接。本实用新型通过U型板、散热罩和泵壳本体的正面、侧面将泵芯本体包裹起来,通过散热罩进行抽热气,散热性能较好,避免泵壳本体内不同泵芯本体之间相互影响,通过在泵芯本体的底部和侧面均设置多个隔震支座,使得泵芯本体的减震效果较好,解决了现有的泵壳与泵芯衔接组件功能单一,多个泵芯本体之间容易相互影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源热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用泵壳与泵芯衔接组件。
背景技术
空气源热泵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空气流向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它是热泵的一种形式,顾名思义,热泵也就是像泵那样,可以把不能直接利用的低位热能(如空气、土壤、水中所含的热量)转换为可以利用的高位热能,从而达到节约部分高位能(如煤、燃气、油、电能等)的目的。
空气热源泵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蒸发器:蒸发器是空气源热泵很重要的一个部件,低温的冷凝“液”体通过蒸发器,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气”化吸热,达到制冷的效果;2、冷凝器:它能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3、压缩机:它能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的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是空气热源泵的心脏;4、膨胀阀:膨胀阀是空气热源泵一个重要部件,一般安装于储液筒和蒸发器之间。
空气源热泵壳体内的各个部件之间需要通过衔接组件加以固定,但现有的衔接组件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1.现有的衔接组件多个泵芯本体之间容易相互影响,散热性能不够理想;
2.现有的衔接组件功能单一,泵芯本体的安装维护不够方便。
因此,现有的衔接组件,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用泵壳与泵芯衔接组件,通过U型板、散热罩和泵壳本体的正面、侧面将泵芯本体包裹起来,通过散热罩进行抽热气,散热性能较好,避免泵壳本体内不同泵芯本体之间相互影响,通过在泵芯本体的底部和侧面均设置多个隔震支座,使得泵芯本体的减震效果较好,解决了现有的泵壳与泵芯衔接组件功能单一,多个泵芯本体之间容易相互影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空气源热泵用泵壳与泵芯衔接组件,包括U型板和散热罩,所述U型板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所述侧板的顶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散热罩的底部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滑槽滑动配合;
所述U型板的内部设置有泵芯本体,所述泵芯本体通过底板顶面上的多个隔震支座进行支撑,所述泵芯本体的侧面与侧板内侧面上的隔震支座抵接;
两个所述侧板通过夹紧机构实现对泵芯本体的夹紧,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丝杆,所述丝杆通过轴承座支撑,所述轴承座固定在底板顶部的凹槽内,所述丝杆上活动套设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的顶部与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端部固定有螺栓头。
进一步地,所述U型板设置在泵壳本体内,所述泵壳本体的内部底面上设置有多个导轨,所述U型板的底部与导轨滑动配合,所述散热罩贯穿固定在泵壳本体的顶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背面上设置有卡柱,所述泵壳本体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与卡柱相配合的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泵芯本体的前后两侧均通过限位板进行限位,所述限位板插入插槽内且与其卡接,所述插槽设置在底板的顶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的前端外侧面上设置有拉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莱利科茨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莱利科茨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177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