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流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15890.8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58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温天德;张荣浩;耿林;邓运国;邵珠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花安堂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王士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流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装置,属于粒子设备技术领域。微流控装置包括:负压模块,用于产生负压;第一部件的输出通道的出口处设置有负压模块;第二部件,内设有第二输入通道,第二部件沿竖直方向插入容纳腔内,且第二部件的插入端与容纳腔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当第一输入通道输入水相,第二输入通道输入油相,当水相和油相交汇后,油相在表面张力和粘滞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粒子,由于负压模块代替泵体,不受泵体工作的影响,可以持续不断的产生尺寸大小相同的粒子;由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上下沿竖直方向布置,产生的粒子可以从下向上沿竖直方向移动,不会与输出通道的内壁发生碰撞,保证粒子圆球度更高,并从输出通道顺利排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粒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流控装置。
背景技术
悬浮粒子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传统乳化技术制备悬浮粒子一般采用高速剪切的方法,将油、水、表面活性剂和增稠剂共同放置在一个容器中,使用高剪切乳化机进行乳化。其中表面活性剂用于稳定乳液,增稠剂用于使溶液具有剪切变稀性质。
现有的粒子成型方法,通过输送泵将油相推进输入微流控装置内,由于机械结构误差,单位时间内的泵体的排量不是恒定不变的,导致液相产生的粒子产生波动。而且微流控装置水平放置,当油相与水相的密度不同时,导致产生的粒子与管壁碰撞,产生大小不一的粒子。
为此,亟需提供一种微流控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流控装置,可以持续不断的产生的尺寸大小相同且圆球度更高的粒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流控装置,包括:
负压模块,用于产生负压;
第一部件,内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输入通道、容纳腔和输出通道,所述输出通道的出口处设置有所述负压模块;
第二部件,内设有第二输入通道,所述第二部件沿竖直方向插入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第二部件的插入端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
作为微流控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二部件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一部件螺接。
作为微流控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连接端靠近所述第一部件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一台阶密封面,所述第一部件靠近所述连接端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二台阶密封面,所述第一台阶密封面与所述第二台阶密封面相贴合。
作为微流控装置的可选方案,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连接端与所述第一部件之间。
作为微流控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输出通道、所述容纳腔和所述第二输入通道同轴设置。
作为微流控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插入端的喷嘴处呈圆锥形凸起结构,且所述容纳腔靠近所述输出通道的一端呈圆锥形凹槽结构。
作为微流控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二输入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加速段、第二加速段和第三加速段,所述第二加速段的纵截面为圆锥形,所述第一加速段和所述第三加速段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所述第三加速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加速段的内径。
作为微流控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均呈T形结构。
作为微流控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输入通道内用于通入水相,所述第二输入通道用于通入油相,所述输出通道用于排出产生的粒子。
作为微流控装置的可选方案,还包括加热模块,用于加热输入的油相,所述加热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部件远离所述第一部件的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花安堂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花安堂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158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除螨感应式开关智能衣柜
- 下一篇:一种恒温恒湿储藏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