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性能好的双腔铅锅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15862.6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73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穆显国;周云峰;袁军;晏先祥;冉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海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3/00 | 分类号: | C22B13/00;C22B9/16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7 | 代理人: | 邹黎黎 |
地址: | 438401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性能 双腔铅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性能好的双腔铅锅,包括铅锅本体,所述铅锅本体顶部的右侧开设有加工槽,本实用新型涉及铅熔炼技术领域。该安全性能好的双腔铅锅,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使电动伸缩杆伸出,电动伸缩杆带动盖板向上移动,从而驱动两个缓冲板上升,缓冲板上升后通过第三滑槽和第三滑块的限位而发生转动,达到倾斜效果,此时通过将需要投入的铅块从开口处投入,并通过两块缓冲板对铅块进行缓冲与两块缓冲板的交错,达到了防溅射的效果,避免了在熔炼铅的过程中加入铅块,导致铅液溅出对投料机构造成损伤的情况出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熔炼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性能好的双腔铅锅。
背景技术
铅锅,是一种在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为铸球机、铸粒机及巴顿式铅粉机提供熔融铅的设备,现有的铅锅在使用时采用高温加热,但是长期使用铅锅后可能会致使铅锅的内部因熔炼而出现裂缝,从而导致铅液从铅锅底部流出,不仅相当危险,而且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同时现有的铅锅在中途加入铅块时,一般都是从铅锅的顶部进行投入,从高处落下的铅块在砸入正在加热铅液内时容易发生溅射,导致投料装置上沾上铅液,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铅锅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能好的双腔铅锅,解决了现有的铅锅在进行熔炼铅块前无法快速对铅锅的内部进行测漏,导致部分有裂痕的铅锅,在工作时出现泄漏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安全性能好的双腔铅锅,包括铅锅本体,所述铅锅本体顶部的右侧开设有加工槽,所述铅锅本体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L型杆,所述L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加工槽相配合使用的盖板,所述加工槽内腔左侧的上方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加工槽内腔右侧的上方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相对的一侧均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有缓冲板,所述加工槽内腔前部与后部的上方与下方均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缓冲板的前部与后部均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于第三滑块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型板,所述挡板与U型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于盖板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铅锅本体的内部开设有检漏槽,所述检漏槽内腔右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右端贯穿检漏槽并延伸至铅锅本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水管的表面且位于铅锅本体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检漏槽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条。
优选的,所述铅锅本体的顶部且位于电动伸缩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底端贯穿铅锅本体并延伸至检漏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伸缩管的内壁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牵引杆,所述牵引杆的底端延伸至检漏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牵引杆延伸至检漏槽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浮块。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能好的双腔铅锅。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安全性能好的双腔铅锅,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使电动伸缩杆伸出,电动伸缩杆带动盖板向上移动,从而驱动两个缓冲板上升,缓冲板上升后通过第三滑槽和第三滑块的限位而发生转动,达到倾斜效果,此时通过将需要投入的铅块从开口处投入,并通过两块缓冲板对铅块进行缓冲与两块缓冲板的交错,达到了防溅射的效果,避免了在熔炼铅的过程中加入铅块,导致铅液溅出对投料机构造成损伤的情况出现。
(2)该安全性能好的双腔铅锅,通过打开电磁阀并通过水管向检漏槽的内部充水,在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后再通过伸缩管向检漏槽的内部充气加压,通过在放气后观察L型杆有无下降,即可判断加工槽的内部有无漏水的情况发生,此结构达到可以快速对铅锅进行检漏测试的效果,增加了使用铅锅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海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海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158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