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侧板和线束隔离功能一体的集成侧板及电池软包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12428.2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18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凯华;钱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9 | 分类号: | H01M50/249;H01M50/244;H01M50/211;H01M50/258;H01M50/262;H01M50/289 |
代理公司: | 泉州劲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6 | 代理人: | 潘艳丽 |
地址: | 35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侧板 隔离 功能 一体 集成 电池 模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集侧板和线束隔离功能一体的集成侧板及电池软包模组,所述集成侧板包括至少两个沿长度方向贯穿的安装通孔和多个相互平行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位于所述集成侧板的内侧,所述隔离板的两侧各设有一沿所述集成侧板的厚度贯穿的格栅孔,当所述集成侧板还设有两个电极固定座时,两个所述电极固定座分别位于所述集成侧板的两端。本申请集支撑和线束隔离功能为一体,能够缓解电池软包模组的结构件占重量比重大导致的体积大、成本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侧板和线束隔离功能一体的集成侧板及电池软包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车行业的发展,如何优化大容量动力电池单元的结构是各大电池厂的一个主要研究课题,因为电池单元中结构件占重量比重大会比较大的影响电池的体积和电池的成本,电池单元的常见的结构包括壳体和设在所述壳体内的多个电池单体,所述壳体包括前端板、后端板、左侧板、右侧板、底板和顶板,并在壳体上设置线束隔离板组件,为了节约空间,仅是将一侧侧板或顶板置换成线束隔离板组件架来替换原来的侧板或顶板,进而壳体还是呈六面体结构,对结构件占重量比重大、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改观比较小,且端板与底板或顶板或侧板连接多采用螺栓连接,进而无法对软包电池起到束缚,使软包电池易导致线性膨胀,电池单元的性能和寿命也会由于电池凸起的形成而受到负面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集侧板和线束隔离功能一体的集成侧板及电池软包模组,能够缓解电池软包模组的结构件占重量比重大导致的体积大、成本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集侧板和线束隔离功能一体的集成侧板,集成侧板包括至少两个沿长度方向贯穿的安装通孔和多个相互平行的隔离板,隔离板位于集成侧板的内侧,隔离板的两侧各设有一沿集成侧板的厚度贯穿的格栅孔。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集成侧板设置多个安装通孔,通过长螺杆的连接便于使多个集成侧板拉合联合,通过拉合可以使端板对电池单元进行挤压对电池单元的端面提供足够大的束缚力,防止电池单元循环跳水问题,通过隔离板能够将电池单体极耳(tab)隔开,使得电池单体两端的格栅孔各有一个极耳,通过设置格栅孔能够使极耳串联连接,也可将不同的电池单体极耳先贴合并联穿过格栅孔再将并联后的极耳串联连接;使在模组装配时,将长条形电池单体横置后,使用将模组侧板(围框)和线束隔离板集成的组件布置于电池单体输出极侧,本申请起到线束隔离板组件和侧板集成的作用,从而只保留电池单体两侧集成的侧板和线束隔离板,而取消盖板、低板及仅起到侧板功能的其他侧板,使结构紧凑,从宽度和高度方向降低尺寸,使空间小,且通过节约材料降低了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成侧板还具有两个电极固定座,两个电极固定座分别位于集成侧板的两端。电极固定座的设置便于总正/总负电极片的可靠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隔离板沿集成侧板的长度方向分布,且隔离板与安装通孔的轴线相互垂直。便于使装配后的模组外形规则,提高电池单元的体积占有率,进而提高了模组的容量密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成侧板还包括板体,板体的外侧设有两个呈上下分布的凸台,安装通孔位于对应的凸台内,格栅孔位于板体上。凸台的设置以保证集成侧板与箱体或模组之间的电气间隙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台的两端与板体的两端面齐平,且凸台和板体的同一端与对应的端挡板贴合相连。凸台与板体长度相同且两端连接有两个端挡板,能够增大集成侧板的强度,且使集成侧板的重量轻。
在一些实施例中,板体的外侧具有多个汇流部件卡爪组件,汇流部件卡爪组件与隔离板一一对应。为了使汇流部件安装可靠,进而使电池单元性能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汇流部件卡爪组件由至少两个弹性卡臂组成。汇流部件安装可靠且使用的弹性卡臂数量尽量少,不为集成侧板增加不必要的结构使重量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124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