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化方向不同的双贴片微带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009218.8 | 申请日: | 2021-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34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林水洋;何德宽;高坤;余观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隔空(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0;H01Q1/48;H01Q13/08;H01Q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大紫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8 | 代理人: | 冯振华;郑纯 |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化 方向 不同 双贴片 微带 天线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带天线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化方向不同的双贴片微带天线,包括:介质基片,包括辐射面和接地面;发射端,包括发射贴片和发射馈点,所述发射贴片设置在所述辐射面上;接收端,包括接收贴片和接收馈点,所述接收贴片设置在所述辐射面上;接地贴片,设置在所述接地面上;其中:所述发射端的极化方向与所述接收端的极化方向不同且不相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两个贴片天线的极化方向,可增大两个贴片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可缩减两个贴片天线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双贴片天线应用于微型化雷达产品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带天线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5.8GHz高隔离度双贴片微带天线,具体涉及一种极化方向不同的双贴片微带天线。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使用到了天线技术,天线作为通信、广播、雷达、制导等无线电应用系统的关键设备,随着技术的革新,天线在功能、设计及制造工艺上都发了巨大变化。微带天线的发展和应用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光明的前途。微带天线(microstrip antenna)在一个薄介质基片上,一面附上金属薄层作为接地贴片,另一面用光刻腐蚀方法制成一定形状的金属贴片,利用微带线或同轴探针对贴片馈电构成天线。
由于雷达一般需要有收发天线,收发天线会有两个辐射贴片,即发射贴片和接收贴片,模块小型化要求两个贴片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而发射贴片和接收贴片之间的隔离度制约了雷达小型化的应用。现有的5.8GHz雷达侧馈微带双天线收发天线之间隔离度差,在靠近金属时接收端容易饱和,实际应用场景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极化方向不同的双贴片微带天线,具体通过改变发射贴片与接收贴片的极化方向,降低由于极化方向相同导致的相互干扰,进而增大了两个贴片之间的隔离度。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贴片微带天线,还具有在靠近金属时接收端不易饱和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极化方向不同的双贴片微带天线,包括:
介质基片,包括辐射面和接地面;
发射端,包括电导通设置的发射贴片和发射馈点,所述发射贴片设置在所述辐射面上;
接收端,包括电导通设置的接收贴片和接收馈点,所述接收贴片设置在所述辐射面上;
接地贴片,设置在所述接地面上,形成所述发射贴片和所述接收贴片的参考地;
其中:所述发射端的极化方向与所述接收端的极化方向不同且不相对。
进一步的,所述发射馈点和所述接收馈点设置在所述辐射面上,分别基于发射馈线和接收馈线与所述发射贴片和接收贴片电导通。
进一步的,所述发射馈点和所述接收馈点设置在所述接地面上,分别穿过所述介质基片与所述发射贴片和所述接收贴片电导通。
进一步的,所述发射端的极化方向与所述接收端的极化方向正交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发射贴片和接收贴片均为长方形贴片且形状相同;所述发射馈点处于所述发射贴片最长边的中垂线上;所述接收馈点处于所述接收贴片最长边的中垂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发射贴片和接收贴片均为圆形贴片且形状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发射贴片和接收贴片均为正方形贴片且形状相同;所述发射馈点处于所述发射贴片的对角线上;所述接收馈点处于所述接收贴片的对角线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还能够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隔空(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隔空(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092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余热回收式物料烘干装置
- 下一篇:安装结构和闸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