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降解沼气发生池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22995598.0 申请日: 2021-11-29
公开(公告)号: CN216764619U 公开(公告)日: 2022-06-17
发明(设计)人: 刘华松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捷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2F9/14 分类号: C02F9/14;C02F3/28;C12M1/107
代理公司: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代理人: 郑兴旺
地址: 230071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小***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污水 降解 沼气 发生
【说明书】: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降解沼气发生池,包括污水接纳池、第二沉淀池、第三沉淀池、再沉淀池、污水井和集气罩,其中,所述污水接纳池、第二沉淀池、第三沉淀池、再沉淀池和所述污水井依次连通,集气罩设置于所述第二沉淀池的上方,所述集气罩通过气体管路与沼气发电装置连接;其中,所述污水接纳池中设置有搅拌装置,由污水井最后沉淀后排出到公共污水管道,这样经过三重过滤,五次沉淀,流出的污水中可降解有机固体污染降低90%以上,使污水管道内没有了阻塞,流入到污水处理厂可快速最终处理,提高最终排放等级。另外,这些过程中产生的沼气,通过气体管路与沼气发电装置连接,实现了沼气的回收和利用,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再生能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片区集中式污水降解沼气发生池。

背景技术

当前,“2030碳达峰”与“2060碳中和”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向国际承诺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碳中和”首要的是减少排放,社会在努力降低工业排放,一些高能耗工业遭淘汰或限产,但一些工业是国计民生不可或缺的,是不可以限制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于工业排放的危害已基本认识,实现了一些环保措施,节能减排。但对于人类自身生活产生的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却不容忽视,传统的人类粪便及生活中产生的可降解垃圾都被当作农业肥料使用了,近代因工业化发展,化学肥料的应用,粪便及生活中的可降解垃圾成为废弃物,生活垃圾及污水成为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尤其是这些污染物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对此还缺乏有效措施来收集利用,全球几十亿人口排放生活污染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巨量的沼气,释放到大气中,对气候产生的危害是巨大的。

据研究资料显示,甲烷(CH4)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CH4在排放到大气层后的二十年时间内,对温室效应产生的危害是二氧化碳CO2的86倍,甲烷减排是遏制短期气候变化的最有效方式。

我们经常在城市马路边的窖井盖边能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这就是可降解物质在污水管道内发酵产生的沼气外泄。城市化粪池及污水管道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也就是城市面积有多大,污染的面源就有多大,从化粪池到污水管道淤塞满粪污等可降解有机物质,这些可降解有机物质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全部释放到大气中,对大气环境产生危害是巨大的。污水管道内淤塞的粪污若遇洪水天气被淹没,会被雨水将粪污与公共水域化为一片,一次大的洪水就会把水环境多年的治理付出重归为零,我们见到的水环境治理久治不愈,也验证了这个推理。

多个城市的历史已经见证过,在洪水过后,会将化粪池与污水管道里的粪污以及陆地上的污染物全部带到公共水域,将多年的水环境治理努力化为零,

只有将污水从源头治理,保持污水管道内的污染物最小化,才能降低污水对环境的侵害。

城市化粪池及污水管网的粪污以及可降解污染物不能得到合理的治理,对大气与水环境产生地危害是双重的。

城市化粪池及污水管网产生的沼气没有被利用就是废物,会对环境产生重大危害,用则利废。但因城市化粪池及污水管道水流量大,可降解物停留时间短,产生的沼气面源广大,沼气的总量大而实则分散难以收集,是不能被利用的主要原因。我国是人口大国,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根据七普人口调查的数据,我国总人口十四亿多,城镇人口总数九亿多,占总人口的63.89%,城市庞大的人口基数高密度集中生活,所产生出巨量的有机可降解污染物,为沼气收集提供了可行性。

我们不能单纯的用经济效益来衡量沼气收集利用的价值,更应该看到城市污水治理的好坏,是关系水与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环保问题,这是双重的利好。如果污水处理的现行办法不改变,后果是污水管道内所淤积的粪污会越来越多,更因淤积时间过久而沉淀板结,最终有可能造成污水管道堵塞并瘫痪,因污水处理赶不上城市的扩容,使得污染的面源会越来越大,对环境的破坏是递增式的。

为克服城市污水全部由污水处理厂处理治理的末端弊病,对城市污水处理方式进行改革,从源头治理污染,淘汰老式化粪池是势在必行的,因此,需要一种污水降解沼气发生池来解决现有存在的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捷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捷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955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