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散式多通道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993036.2 | 申请日: | 2021-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45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包军;毛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齐为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F9/00;F28F9/22 |
| 代理公司: | 无锡知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8 | 代理人: | 于贺贺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散 通道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分散式多通道换热器,包括一换热壳体,该换热壳体的前侧连接安装有冷介质输入管,后侧对应安装有冷介质输出管;该换热壳体的下端相应安装有一集流罩体,该集流罩体的下端对应安装有热介质输入管;换热壳体的内部还相应设置有位于同一平面的横纵分散管以及与横纵分散管垂直设置的竖向分散管,横纵分散管和竖向分散管在换热壳体的内部纵横交错。本装置在换热壳体的内部设置很多的纵横分散管以及竖向分散管等,分散管都是相互连通的,热介质在集流罩体内收集,然后再从竖向分散管向上进入到很多的分散管中,将热介质流向分成很多的通道,这样增加了与冷介质接触的面积,能够与冷介质充分换热,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中换热器的设备装置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分散式多通道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换热器是通过冷热温度差中,热量会从热介质转移至冷介质中的原理进行换热的,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多是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中流入冷介质或者是热介质,而换热管的外部则相应通入对应的热介质或者是冷介质,通过热量转移,实现换热。
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多是设置为列管式的换热结构,例如:CN109115015A的申请文件中就公开了“一种列管式换热器”,该技术方案中是通过在换热仓中设置上下交错的导流板,在换热仓中形成S形的换热通道,从而进行换热,该技术方案中,整体介质的流向只有一个通道,介质只能顺着一个方向流动,热介质没有被分散开,因此与冷介质的换热效率很低,依然有较多的热量被浪费掉。
而例如:CN106871701A的专利文件中则公开了“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的技术方案中是在集流管中大致沿着集流管的纵向延伸、用于将集流管中的内腔分隔成多个腔室,通过设置的多个腔室进行热交换,但是该技术方案中,换热的主体是裸露在空气中的,热介质进入后,就会相应在空气中损失热量,导致了热量的浪费。
并且,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多是直接在换热的区域内设置换热管等结构,换热完成后,热介质就直接被输出,但是多数的换热器不能够较为充分的换热,热介质就直接被流失,也没有进行回收再利用,因此导致了热量的浪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设置一种换热效率高,浪费热量较少的分散式多通道换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分散式多通道换热器;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散式多通道换热器,包括一换热壳体,该换热壳体的前侧连接安装有冷介质输入管,后侧对应安装有冷介质输出管;该换热壳体的下端相应安装有一集流罩体,该集流罩体的下端对应安装有热介质输入管。
换热壳体的内部还相应设置有位于同一平面的横纵分散管以及与横纵分散管垂直设置的竖向分散管,横纵分散管和竖向分散管在换热壳体的内部纵横交错,且相互连通,并且竖向分散管向下穿过换热壳体的底部伸入至集流罩体内且端部相应开口,集流罩体内的热介质可从竖向分散管的底部进入至整体分散管中。
换热壳体的左右两侧以及上侧外部相应安装有一连通的U形的余热罩体,横纵分散管中位于最上层的横纵分散管的两端穿过换热壳体的左右侧壁伸入到余热罩体内且该横纵分散管的端部开口,且余热罩体的上端还连接安装有热介质输出管。
进一步地,余热罩体的外部还设置有一层保温层;为了防止热量损失,可相应设置保温层
进一步地,冷介质输入管输入的冷介质设置为冷水或冷气,而热介质输入管输入的热介质设置为烟气、蒸汽或热水。
进一步地,分散管中竖向分散管底部开口以及最上层的伸入到余热罩体的横纵分散管的端部开口,其余分散管的端部均为封闭式结构。
进一步地,换热壳体设置为长方体结构,冷介质输入管和冷介质输出管设置在换热壳体的长方向位置处。
进一步地,余热罩体与集流罩体内部的宽度均设置为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齐为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齐为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930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却剂泵及燃料电池冷却系统
- 下一篇:组合轴承、光伏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