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带电安装的浸入式油变局放传感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81532.6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60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敬彬;刘丁魁;涂满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昱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1 | 代理人: | 孟波 |
地址: | 201413 上海市奉贤区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电 安装 浸入 变局 传感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带电安装的浸入式油变局放传感器结构,包括安装基座、可伸缩导杆和局放传感器,安装基座内设有可伸缩导杆,可伸缩导杆的端头上设有局放传感器,安装基座、可伸缩导杆、局放传感器的圆心处于同一中轴线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成了一种可带电安装的浸入式油变局放传感器结构。在不改变油变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浸入式油变局放传感器结构进行设计,实现在油变正常带电运行状态下的局放传感器加装,有效解决已投运油变无法带电加装浸入式局放传感器的难题。通过本实用新型公布的可带电安装的浸入式油变局放传感器结构,可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实现对浸入式局放传感器的加装。在为油变增加局放监测防护的同时,又有效节约安装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带电安装的浸入式油变局放传感器结构。
背景技术
油变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输电、变电以及配电系统中均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由于油变工作环境处于高电压等级这一特点,其绝缘结构中存在制造缺陷或是老化的绝缘薄弱部位容易在过高的电场强度作用下发生局部放电现象。例如,绝缘的导线表面有尖角、毛刺,或者油箱及某些金属结构件出现尖角等制造缺陷。此外,在线匝间、线匝与垫块接触处,均存在“楔形”油隙,其击穿强度也较低。如在工艺上对这些部位处理不当,就会在高电场强度的作用下产生局部放电。当绝缘发生局部放电时就会影响绝缘寿命。每次放电,高能量电子或加速电子的冲击,特别是长期局部放电作用都会引起多种形式的物理效应和化学反应,如带电质点撞击气泡外壁时,就可能打断绝缘的化学键而发生裂解,破坏绝缘的分子结构,造成绝缘劣化,加速绝缘损坏过程。
由于局放产生的电磁波信号在空间传播时衰减很快,故油变箱体外部的特高频电磁干扰信号(如空气中的电晕放电),不仅频带比绝缘油中放电信号窄,其强度也会随频率增加而迅速下降,进入变压器金属油箱内部的特高频分量相对较少;特高频电磁波在油变绝缘油中成球面波以光速传播,根据电磁波理论,在金属覆盖的装置内监测电磁波信号时,若波长小于外壳的尺寸则信号传播时衰减很小(传播10米仅衰减50%左右),而特高频电磁波的波长均小于1米,恰恰小于变压器油箱的尺寸,故从放电源发射的特高频电磁波,在经过多次折反射后,最终均能基本无衰减地在油变绝缘油内传播。
基于以上论据,浸入式油变局放传感器内置于油变绝缘油内部,可对变压器内部局部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放电信号实时监测,凭借内置式检测的优势,可有效避开全部的外部低频噪音干扰以及绝大部分的外部噪音信号干扰,可有效保证检测局部放电信号的信噪比和灵敏度,有效解决因局部放电现象发现不及时而导致的绝缘被击穿问题,进而避免重大用电事故以及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然而,传统浸入式油变局放传感器却因安装过程的复杂以及对停电安装的依赖导致其局放监测方面的优势不能被充分应用。
但由于需要浸入到变压器内部,传统浸入式局放传感器的安装方式往往仅支持在新变压器出厂前提前预埋进变压器内部,然后再随变压器充油后整体发货的模式;对于已投运的油变,安装过程则需要先将变压器停运、内部绝缘油排出后才能安装传感器,最后安装完还需要再对变压器重新充油。安装过程费时、费力,而且设备停运还有可能会导致重大经济损失。
故需要一种方便实用的可带电安装的浸入式油变局放传感器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实用的可带电安装的浸入式油变局放传感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可带电安装的浸入式油变局放传感器结构,包括安装基座、可伸缩导杆和局放传感器,所述安装基座内设有可伸缩导杆,所述可伸缩导杆的端头上设有局放传感器,所述安装基座、可伸缩导杆、局放传感器的圆心处于同一中轴线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安装基座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第三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本体卡在第一本体的尾端内,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第三本体。
上述方案中,所述可伸缩导杆收回时,所述局放传感器可收入第一本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雷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815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纺织用多仓混棉机
- 下一篇:一种大型设备涂装用可调式喷枪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