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扩散焊运水应用循环周期的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80246.8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23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高安锋;陈井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铭洋宇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7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彭南彪;王建成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扩散 焊运水 应用 循环 周期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扩散焊运水应用循环周期的注塑模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包括模具块,模具块设置有两个,模具块的底部连接有底座,底座的一侧贯穿有运水管,运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分流阀和合流阀,运水管的顶部连接有冷却头,底座的外表面和背部均设置有更换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块、双向丝杆、收纳盒、第二弹簧、限位块和固定槽,在将模具块和底座拆卸时通过旋转蜗杆使涡轮和蜗杆啮合驱动双向丝杆旋转,从而使两个限位块相互远离,当限位块上的斜坡与滑槽相接触时限位块受力缩回收纳盒内将第二弹簧压缩,之后直接将模具块和底座分离便可,模具块与底座两者可分离从而便于单独对模具块进行更换,以便于减少模具更换时所需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扩散焊运水应用循环周期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的用途广泛可以用于制造大部分的零部件,而扩散焊模具这是将多个预制的模块零件焊接在一起,降低生产工艺的难度同时一定程度的加快模具生产,同时大部分的扩散焊注塑模具在生产时会在模具的内部加入运水机构,通过运水机构的设置加快形腔内工件的冷却速度从而加快成型速度,使用方便被大多数生产厂家所使用。
现有的扩散焊运水循环注塑模具通常是将运水机构放置于模具块的内部由扩散焊焊接呈一体,但模具块通常为损耗件使用过久后内部形腔和导向结构磨损严重从而需要进行更换,否则容易导致两个模具块之间的精度出现误差导致工件质量受到影响,而运水机构的使用寿命相较于模具而言更长,运水机构与模具块焊接固定导致在模具块磨损后要将运水机构一同更换,成本较高使用较为不便,且现有的扩散焊运水循环注塑模具由于运水机构的设置使形腔的底部通常结构密集,从而导致下料机构难以安装在模具块内,导致模具在下料时难以将工件取出,下料速度缓慢使用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扩散焊运水应用循环周期的注塑模具,以解决更换成本较高和不便下料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扩散焊运水应用循环周期的注塑模具,包括模具块,所述模具块设置有两个,所述模具块的底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贯穿有运水管,所述运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分流阀和合流阀,所述运水管的顶部连接有冷却头,所述底座的外表面和背部均设置有更换组件,所述模具块的内部下方连接有导热块,所述导热块的顶部设置有下料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料组件通过模具块合并时插块进入插槽内驱动下料板向下移动将第一弹簧压缩,同时通过异形密封圈的设置增加结构密封性以避免工件溶液渗漏,更换组件通过旋转蜗杆使涡轮和蜗杆啮合驱动双向丝杆旋转,从而使两个限位块相互远离,当限位块上的斜坡与滑槽相接触时限位块受力缩回收纳盒内将第二弹簧压缩,之后直接将模具块和底座分离便可。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组件包括分别开设于一个模具块顶部两侧的两个插槽和分别设置于另一个模具块底部两侧的两个插块,所述导热块的顶部设置有下料板,所述下料板的底部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下料板的外表面连接有异形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个模具块合并时插块进入插槽内驱动下料板向下移动将第一弹簧压缩,同时通过异形密封圈的设置增加结构密封性以避免工件溶液渗漏,工件成型后通过两个模具块分离使插块从插槽中移出从而使第一弹簧失去压力驱动下料板向上移动将工件顶出。
进一步的,所述更换组件包括分别连接于模具块外表面和背部的固定架,且所述底座的外表面和背部均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背部开设有固定槽,两个所述固定架之间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表面贯穿有蜗杆,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外部套接有涡轮,所述双向丝杆的一侧连接有两个收纳盒,两个所述收纳盒的内部均连接有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的外表面均连接有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模具块和底座拆卸时通过旋转蜗杆使涡轮和蜗杆啮合驱动双向丝杆旋转,从而使两个限位块相互远离,当限位块上的斜坡与滑槽相接触时限位块受力缩回收纳盒内将第二弹簧压缩,之后直接将模具块和底座分离便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铭洋宇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铭洋宇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802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返包式土工格栅陡坡路堤结构
- 下一篇:一种装饰膜印刷用凹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