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成本的连续流动分析外接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64703.4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33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谭路;蔡庆华;唐涛;叶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31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李鹏;王敏锋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连续 流动 分析 外接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成本的连续流动分析外接加热装置,包括反应管路,还包括包覆在反应管路外部的定型外壳,定型外壳上布设有多个发热片,各个发热片沿反应管路分布,反应管路上设置有多个温度感应探头,各个发热片和各个温度感应探头分别与温度控制器连接,温度控制器和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反应管路的可靠温控,温度控制精确稳定,保证反应管路在工作过程中有稳定的反应环境温度,从而提高测量结果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水质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的连续流动分析外接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现代化工农业的发展,人们对水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受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水质恶化,使得可利用水资源变得日趋紧张。水华频发,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其中硅元素是硅藻壳组成的重要部分,为硅藻水华暴发提供重要的营养元素,所以对水体中营养元素的检测工作很重要,对环境中水体营养盐的分析已成为水环境监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早期的水质检查主要采用手工滴定或者比色,工作繁琐,耗费人力,结果产出也较慢。近年来由于技术的进步连续流动分析仪越来越受到广大科研工作的青睐,连续流动分析仪融合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将手工化学分析过程以机器取代,消除了操作人员的主观误差和技术水平的差异,大大提高了分析效率和数据精确性,确保高效、安全、精确的化学分析,符合当今实验室的需求。连续流动分析仪可实现自动取样、添加试剂、显色反应、检测和数据处理,可执行24小时全天候自动操作。整个分析仪器采用模块式设计,便于满足不同实验室的需求。每日可做多达500个样,而且在分析过程中可随时追加样品,也可设定自动启动和自动关闭功能,让其夜间自行工作测量。且根据配置的不同,每个样同时可做多个指标。为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连续流动分析仪的制造商也参与ISO,EPA,DIN,标准方法,EBC,ASBS,GB等等的制定工作,并获得广泛认可。但现有的连续流动分析硅酸盐反应模块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昼夜温差大),导致实验过程中测量结果不稳定,分析数据出现偏差,耗费人力物力财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验新型的目的是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低成本的连续流动分析外接加热装置。克服现有连续流动分析仪硅酸盐模块易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存在测量稳定性方面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低成本的连续流动分析外接加热装置,包括反应管路,还包括包覆在反应管路外部的定型外壳,定型外壳上布设有多个发热片,各个发热片沿反应管路分布,反应管路上设置有多个温度感应探头,各个发热片和各个温度感应探头分别与温度控制器连接,温度控制器和电源连接。
设定个数的发热片为一组发热片组,多组发热片组设置在定型外壳外周且沿反应管路均匀设置,温度感应探头设置在反应管路上与发热片组对应的位置。
如上所述的反应管路的进样口分别与样品源、空气源、以及进样试剂源连接,设置在反应管路上的各个中间输入节点依次与各个中间试剂源连接,反应管路的输出口与比色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可以实现反应管路的可靠温控,温度控制精确稳定,保证反应管路在工作过程中有稳定的反应环境温度,从而提高测量结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冬季自然状态测试曲线图。
图3为冬季安装本实用新型装置后测试曲线图。
图中:1-电源;2-温度感应探头;3-温度控制器;4-定型外壳;5-发热片;6-样品源;7-空气源;8-进样试剂源;9-中间试剂源;10-比色皿;11-滤光片;12-光源;13-反应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647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