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NG船用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57648.6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02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李彤;夏华波;时光志;孙恪成;周毅;韦晓强;张国立;朱崇远;杨静;谢小波;李鹏;李牧;杨学利;梁斌;刘诗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3/00 | 分类号: | F17C3/00;F17C13/00;F17D1/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杨赛峰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ng 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NG船用输送装置,涉及LNG浮式转接驳设备领域,包括收纳机构以及输送管体,输送管体的中部设有贯通的输送腔道,输送腔道的外侧设有真空保温层,收纳机构布设在甲板上,其包括竖向设置的条形的收纳槽,收纳槽上部开口,收纳槽与输送管体相适配,单根输送管体弯折成蛇形结构盘放在收纳槽内,本实用新型使得输送管体竖向收纳和取放,能够提高转接驳的利用率,节省鞍座的费用;可有效减小输送管体因扭转出现疲劳破坏的可能性,进而延长输送管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NG浮式转接驳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NG船用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LNG浮式转接驳上输送管体收纳方式主要是通过盘放在甲板上进行存放,如图1所示。为了保护管道不被挤压破坏,需要单独给管道设置较大的甲板面积,并且还需要将管道所在位置的甲板升高,便于其他管系和设备的布置,这种放置方式不仅浪费甲板面积,而且对管道的弯曲要求较高,管道以一定的曲率规律的排放在甲板上面。缺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占用甲板面积较大,要求较大的船体结构,增加了经济成本,造价提升,而且需要配置专用的鞍座放置管道接口;另一方面是管道在被管道吊拉上去时,管道展开一圈,需要绕自己的轴旋转,扭转变形对管道的损伤较大,产生的后果会导致管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损坏,甚至完全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LNG船用输送装置,其成本低,且能够延长输送管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LNG船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机构以及输送管体,输送管体的中部设有贯通的输送腔道,输送腔道的外侧设有真空保温层,收纳机构布设在甲板上,收纳机构包括多组独立的竖向设置的条形的收纳槽,收纳槽上部开口,收纳槽与输送管体相适配,输送管体弯折成蛇形结构盘放在收纳槽内,且相邻收纳槽内的输送管体前端两两相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输送管体的尾端布设在收纳槽的下端并伸出收纳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收纳槽的开口侧设有敞口结构的喇叭口。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收纳机构包括多组独立的竖向设置的收纳槽,相邻收纳槽内的输送管体前端相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收纳槽的宽度大于单组输送管体的直径,且小于两组输送管体的直径之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使得输送管体竖向收纳和取放,能够提高转接驳的利用率,节省鞍座的费用;
(2)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减小输送管体因扭转出现疲劳破坏的可能性,进而延长输送管体的使用寿命;
(3)该收纳机构收纳的输送管体可有效解决由于LNG船吃水变化、横倾或者波浪作用而导致的转接驳与LNG船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问题,在LNG外输过程中转接驳与LNG船之间产生高度变化,则输送管体可以在收纳槽中自由移动以保证外输作业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背景技术的现有技术;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安装在甲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收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甲板;2、收纳机构;3、收纳槽;4、输送管体;5、喇叭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576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连续滚动式真空封口机
- 下一篇:杯托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