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秀珍菇栽培培养室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956640.8 | 申请日: | 2021-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92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龙;陈国平;施乐乐;柯丽娜;王彬;肖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经济作物站;福建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漳州市臻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8/69 | 分类号: | A01G18/69;A01G18/6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左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2 | 代理人: | 苏肖 |
| 地址: | 363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秀珍菇 栽培 培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秀珍菇栽培培养室,涉及菌类培养室技术领域,包括培养室,所述培养室的底板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支撑腿,且培养室的内部活动套装有均匀分布的培养舱,所述培养室的顶部固定套装有与培养舱相对应的温湿度控制设备。该秀珍菇栽培培养室,通过氧气监测设备和连接线以及送风机和监测口的配合使用,使得该秀珍菇栽培培养室在将培养舱放入培养室的内部后,氧气监测设备的监测端头能够通过监测口插入培养舱内部的培养基中,并对培养基进行监测,当培养基中的氧气含量不达标时,氧气监测设备通过连接线向送风机发送信号,送风机将空气通过贯通开口和透气孔通入培养舱的内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类培养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秀珍菇栽培培养室。
背景技术
秀珍菇又名袖珍菇、环柄侧耳、黄白侧耳、环柄斗菇、姬平菇和小平菇,肉质脆嫩,纤维含量少,口感特佳,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其所含有的多醣体被验证具有抗肿瘤的功能,其子实体内又富含优质菌体蛋白和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珍稀食用菌,秀珍菇能够通过人工培育来进行量产,进行培育时便需要使用到专用的培养装置。
秀珍菇的培养一般通过培养室进行,但是市场上常见的培养室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常见的培养室大多只对培养盒内部的温湿度进行监测,忽略了培养基的状态,培养基中的氧气含量也会影响到秀珍菇的培养质量,其次,由于秀珍菇的培养室通常为盒体,在收取产品时,工作人员需要将手部伸入盒体内部,存在一定的不便,且容易污染培养基,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秀珍菇栽培培养室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秀珍菇栽培培养室,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秀珍菇栽培培养室,包括培养室,所述培养室的底板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支撑腿,且培养室的内部活动套装有均匀分布的培养舱,所述培养室的顶部固定套装有与培养舱相对应的温湿度控制设备,且培养室的底部设置有位于支撑腿之间的送风机,所述培养舱的内部活动套装有底板,且培养舱的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贯通开口,所述底板的外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所述培养室的内侧开设有与培养舱相匹配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底部与送风机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室的背面固定套装有氧气监测设备,所述氧气监测设备的监测端头延伸至活动槽的内部,所述培养舱的外部开设有与氧气监测设备相匹配的监测口。
进一步的,所述氧气监测设备与送风机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线,所述送风机与温湿度控制设备之间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拉板,所述拉板的外部开设有卡槽,且拉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耳。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舱的外部活动套装有两个卡板,所述卡板的末端与卡槽之间相互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卡板的末端采用磁铁制成,且卡板的外部固定套装有挡板,所述拉板采用磁性金属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秀珍菇栽培培养室,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秀珍菇栽培培养室,通过氧气监测设备和连接线以及送风机和监测口的配合使用,使得该秀珍菇栽培培养室在将培养舱放入培养室的内部后,氧气监测设备的监测端头能够通过监测口插入培养舱内部的培养基中,并对培养基进行监测,当培养基中的氧气含量不达标时,氧气监测设备通过连接线向送风机发送信号,送风机将空气通过贯通开口和透气孔通入培养舱的内部,从而保证培养基环境,提升了该秀珍菇栽培培养室的产品质量。
2、该秀珍菇栽培培养室,通过底板和拉板以及卡板和卡槽,使得该秀珍菇栽培培养室在收取产品时,工作人员能够和将培养舱从培养室的内部拉出,之后拉动拉板带动底板上升,直至卡槽的位置与卡板相对应,推动卡板使得卡板的末端嵌入卡槽的内部并与卡槽吸附,将底板固定,使得培养基和产品位于培养舱的上方,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收取工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经济作物站;福建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漳州市臻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市经济作物站;福建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漳州市臻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566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金属管道快捷摆放的滚轴传送装置
- 下一篇:河道水质提升治理曝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