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动滑轮的自适应扁担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54637.2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77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黄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泾东建筑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4 | 分类号: | B66C1/34;B66C13/06;B66D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80 | 代理人: | 班日华 |
地址: | 20003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动滑轮 自适应 扁担 吊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动滑轮的自适应扁担吊装置,包括吊装机构,所述吊装机构包括固定梁、第一滑轮、吊点滑轮、位移滑轮和钢丝绳,第一滑轮固定安装在固定梁的下端面,位移滑轮与固定梁活动连接,钢丝绳分别与第一滑轮、吊点滑轮和位移滑轮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吊运装置,第一滑轮、钢丝绳、吊点滑轮和位移滑轮组成了一套完整的滑轮组,通过滑轮组实现自平衡,达到各吊点受力均衡的状态,有效减缓了吊具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动滑轮的自适应扁担吊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现场吊装作业骤然增多,预制构件种类及造型也越来越丰富,以往的吊装作业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对预制构件的吊运。以前的预制构件上的吊点在构件上呈均匀分布的状态,钢扁担吊运时各吊点受力状态也是均匀分布;但现在有较多的构件,其吊点并不是均匀分布,但传统钢扁担的吊点和吊绳都是固定的,所以在吊装时并不能很好的受力,这对吊装时的安全以及构件本身的质量都有较大的影响。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动滑轮的自适应扁担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动滑轮的自适应扁担吊装置,包括吊装机构,所述吊装机构包括固定梁、第一滑轮、吊点滑轮、位移滑轮和钢丝绳,第一滑轮固定安装在固定梁的下端面,位移滑轮与固定梁活动连接,钢丝绳分别与第一滑轮、吊点滑轮和位移滑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滑轮设置有两个且分别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固定梁下端面的两端,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滑轮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梁为工字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梁的上端面设置有两个吊耳,两个所述吊耳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滑轮的正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位移滑轮设置有多个,且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滑轮之间,且分别与固定梁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吊点滑轮设置有多个,且分别与钢丝绳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吊点滑轮上设置有吊钩。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吊运装置,第一滑轮、钢丝绳、吊点滑轮和位移滑轮组成了一套完整的滑轮组,通过滑轮组实现自平衡,达到各吊点受力均衡的状态,有效减缓了吊具,吊绳,吊钩的损耗,避免了预制构件在吊装时产生的弯矩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动滑轮的自适应扁担吊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吊耳;2、固定梁;3、第一滑轮;4、钢丝绳;5、吊点滑轮;6、位移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泾东建筑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泾东建筑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546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拼接式冷却风管
- 下一篇:一种带有气路的冲压剪切模具